毛驴拉碾,碾子在飞快转动下将麻子尽数打碎成油饼,随之,浓香的麻子油味在空气中弥漫……延长县安沟镇瓦石头村不仅有石板画,还有老李家石碾手工麻子油,这两门技艺都被列入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手艺村”,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乡村振兴,非遗同行,打造乡村IP发展农村经济”在瓦石头村的一处院落旁,这几个大字颇为醒目。院落的主人叫李海涛,他做过演员,当过北漂,还是知名动画片《延安童谣》的制片人。这些奋斗经历让他的生活变得富裕,可在他骨子里却始终有一份情怀——将老李家石碾手工麻子油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于是,本可享受更好生活的他毅然返乡创业,在山沟沟里当起了“卖油翁”,用实际行动诠释他对家乡和祖辈们的情怀。
▲筛麻子
一滴麻子油,百年故乡愁
“祖辈们的老手艺不能丢,现在侄子大学毕业后也回乡和我一起做麻子油,就是想把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延长悠久的历史文化。”8月27日,李海涛笑着对记者说,“自从麻子油非遗基地建立起来,我们瓦石头村有了游客,今年五一假期,一天就能来三四百游客。村民朋友也特别得开心,希望我们把这个事能够做得更好!”非遗基地以麻子油非遗项目作为切入点,正在面向全国招募合作社社员,合作社每年会回馈社员陕北农业特色产品,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到非遗传承行动中,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炒麻子
作为大学后返乡创业青年,李海涛侄子李坚说,“我是年回村和我二叔一起创业的。姥爷、老姥爷他们那会就采用这种方式制油,家中的祖传四宝——刮油板、搅油棒、半斤的油葫芦和一两的油葫芦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已有上百年历史。”
▲压油饼
筛麻子、筛完麻子将麻子倒入锅中,开始翻炒。几分钟后,锅中的麻子已飘出香气,李海涛不时查看着麻子颜色的变化。待锅中麻子炒好,叔侄俩给驴套上嚼子,戴上眼罩,再将炒好的麻子均匀地铺在石碾上,准备将其压成油饼。
▲蒸油饼
待油饼压好,李海涛耐心地将其铲入盆中,端进屋内,又开始蒸油饼、熬油、捞油水,最后再加以精炼,一盆上等的麻子油便制作完成。此时,走进屋内,醇香的气息让人垂涎,翠绿清亮的麻子油更是让人感慨老手艺的精妙。
▲熬油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李坚介绍道,瓦石头麻子油非遗基地于年开始动工,随后他们又注册了瓦石头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延长百变香麻子油作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非遗基地和中国农科院国家汉麻研究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开发中国汉麻产业链及种子种植研发基地,基地还与贵州神奇集团达成合作,开发麻子油保健品等产业,下一步合作社将围绕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开发,将周边具有代表性产品形成品牌统一化,管理一体化,农村市场化,产业集中化以文化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探索。
▲捞油水
▲看油品
“七斤麻子一斤油,我们现在收麻子一斤要5元,再加上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一般要8个小时左右,而且我们只做上等的手工麻子油,所以卖价相对高一些,一斤标价元。”李海涛称,麻子油卖价虽然高一些,但油质好,经常供不应求。节假日,有人专程来到村上购买麻子油、品尝麻汤饭,“我正在尝试研发麻油鸡和麻油兔这两道新菜,等技术成熟了,我准备在这边开个农家乐,在村上种上油菜花,再把展馆里的文化气息充实一下,让我们村也成为一个集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装瓶
据介绍,麻子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油脂,其味甘、性平,入脾、胃,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钙、铁等微量元素。
华商报记者贾令伟编辑马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