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8时30分,陕西延安宝塔山下,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圣火成功点燃。
而在10个小时之前,原定圣火采集仪式的时间是9时整。
圣火采集时间为何提前了半小时?答案,与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气象台里的一条天气预报结论有关。
气象台巨大的显示屏上,比赛项目、场馆名称、今日赛事、明日赛事,天气、高影响天气……各项服务模块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一体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简称“预报预警系统”)主页上一目了然。“圣火采集前,预报预警系统提示17日8时到10时延安有小阵雨天气。报送组委会后,经过多方研判,将原定于9时进行的圣火采集仪式提前了半小时。”十四运会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毕旭为笔者解惑。
延长县气象工作人员维修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传感器,服务十四运会。张立波摄智能预报精准快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一体化气象预报系统是专门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研发的系统,在秦智网格预报基础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成无缝隙、无死角、集约立体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目标只有一个——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提供高质量的气象科技支撑。该系统不仅能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提前几天得出比赛区域天气提示,更能在比赛当天提前数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做出更精准研判,将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及时通知赛事组以便作出相应调整。6月14日,山地自行车比赛选手在陕西黄陵国家森林公园试训。当日,大雨如注,5.2公里的赛道上,有起伏陡峭的碎石坡道和蜿蜒曲折的黄土丘陵,复杂的地形再加上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让比赛面临重重挑战。此时,精准预报尤为重要。依托预报预警系统生成的天气实况和风险影响提示,气象部门向赛事组提供了降雨对赛场环境可能影响的信息。赛事组临时增设了危险地段警示标志、防护网、防撞海绵等设施。“昨天下大雨,场地环境不明,我还在担心应该如何调整装备来适应场地。好在有赛事各方的全力保障。”6月15日,山地自行车项目测试赛上,陕西队陈礼云赢得男子组第二名的佳绩,赛后,他对气象保障赞不绝口。预报预警系统自2月试运行以来,从场地实训到圣火采集气象保障服务,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宝鸡市气象工作人员在水球馆外安装监测仪器。王社明摄综合服务向广域延伸
大荔沙苑地区沙丘连绵,林湖相依,风景宜人,素有“关中沙海”之称。但是,露天环境给沙滩排球比赛带来很多未知的挑战,多变的天气便是其一。
“当空气温度到40℃的时候,沙子温度大约能达到60℃,会灼伤人体皮肤,这需要我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