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改革开放40年发展报告之一
本报记者何大成通讯员游凯张晶
核心阅读
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唤醒神州大地。年1月,昔日的铁道兵脱下军装,换上工装,中国铁建自此吹响了改革发展的号角。几十年间,中国铁建传承并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创新驱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40年春华秋实,40载逐梦前行。兵改工、融入市场经济、资产重组、股改上市、确立“7+1”发展模式……中国铁建改革的脚步愈发铿锵,发展的宏图愈发壮丽。改革发展立潮头,跨越变迁正当时。中国铁建正高扬新时代改革的风帆,破浪远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0年前的12月18日,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性盛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擘画改天换地的伟大宏图,向世界推开了中国开放的市场大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华夏。
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折关头,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年1月1日,这支“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曾为新中国建立和新中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17万大军奉命集体转业,汇聚成国民经济大动脉建设的强大洪流,扬起了改革发展的风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脱军装、换工装,断皇粮、闯市场,师改局、团变处……企业上下全面实施改革战略,不仅改“棋盘”、动“棋子”,还改“棋规”、转“棋风”。令行禁止的军人作风让各种思潮和负面情绪迅速扭转。头衔改了、人员动了、体制一新、面貌一新,政治生态、组织形态、制度体系全面重塑……作为国企的新兵,中国铁建迅速确立了企业化管理的“四梁八柱”,开始实现由军队生产型向经营管理型市场法人主体的转变,开启了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纪元。
铁建人怎么也不会忘记,企业告别军饷、皇粮,初涉市场时的凄凉景象:过去有专车的堂堂师团营干部放下身段,乘火车、坐公交,背着干粮南来北往跑市场,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却是杯水车薪,有的甚至竹篮打水,“下海”3年,全系统铁路市场份额只占过去的15%,工业制造、房建业务、新兴领域更是未见起色。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遵照国企改革不断增强“国家队”的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确立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规划与市场无缝对接的路线图,中国铁建展开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需改变长期形成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思想,激发企业的发展潜能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为破除向国家伸手的“等靠要”思想,保障国家、集体、个人三得利,中国铁建率先在全系统发展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大包干”经营模式蓬勃展开。
为根除企业顽疾,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中国铁建还浓墨重彩地实施了劳动、工资、人事“三项制度”改革,率先在国企内打破“铁饭碗”、消除“铁工资”、砸掉“铁交椅”。
……
国企改革的本质就是要寻找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构建与国际接轨且符合中国特色的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助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国企迈开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步伐。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调整结构、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一系列改革在全系统全面展开。
截至年,中国铁建大刀阔斧地对旗下42个单位、2.65万职工、40多亿元资产进行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人员分流、资产重组,全系统精简机构三分之一,转岗分流1.3万余人,各级机关裁员近一半。主辅分离,医院等29个社会企业,同时,在原铁道部运输系统基建企业划转的基础上,组建中铁二十一局至中铁二十五局5个新单位,并根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势,建筑市场需要大量大型盾构隧道掘进装备和建筑业物资材料占比较高的实际,相继投资组建了建筑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物流贸易平台,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结构,延伸了产业链条。
玉汝于成,百炼成钢。年至年,中国铁建在一系列强身健体的企业改制中,所属集团等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全面构建起二元股东,实现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管理体制进入规范程序。
此时,国务院国资委将敢为人先的中国铁建确定为董事会试点单位,高瞻远瞩的企业决策者们毅然作出了主业整体改制上市决定。
经过两年紧锣密鼓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中国铁建于年3月10日、3月13日,先后在上海A股、香港H股鸣锣上市。在全球股市低迷、企业纷纷放弃上市的不利环境下,中国铁建逆市而上,在香港公开发售,名列H股发行第三位,冻结资金量达多亿港元,创香港股市冻结资金最高纪录,被香港媒体称为“冻资新股王”。
主业整体上市的成功,为中国铁建在资本市场建立了持续有效的融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实力、资产质量、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股权多元化,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由公司制向股份制的飞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十二五”期间,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的企业决策者们为中国铁建确立了“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的更高改革发展目标。
转型发展,顺潮流起舞。从铁路转向路外、从地上转向地下、从东部转向西部、从国内转向国外……中国铁建转型发展的步伐越发坚定。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为完善产业结构,增强差异化、专业化竞争优势,逐步改变同质化竞争局面,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中国铁建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打出深化改革组合拳: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大力推进三级公司专业化发展,不断搭建和改组专业化平台,放大专业优势,壮大新兴业务,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促进各业务板块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使每一个产业都成为企业坚实的业务支撑和效益源泉。
年,国家水工建设蓬勃发展。中国铁建为进军水工市场,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第三个国家级新区——珠海横琴新区打造的港航专业化之师绚丽起航。随后,进军特大型、跨江、越海等高端桥梁施工领域的中国铁建大桥局和大桥局设计院改组成立;进军城镇化建设市场、高精尖地标性建筑的中铁城建集团在长沙应运而生,与中国铁建的房建专业化企业中铁建设集团南北呼应、双剑合璧。
年,在成功建成并运营世界最长、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后,中国铁建聚集系统内优质的科研、设计、建设和管理资源,在武汉组建了全国首家专业化、产业化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公司,进军磁浮新兴产业。为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优势,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面对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产高利低的局面,中国铁建在抓产业升级、提升内生动力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创效板块,整合全系统地产开发资源,投资20亿元组建中铁地产集团,进军房地产业,使企业形成了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如今房地产已成为企业上规模、提效益的支柱产业之一。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央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自年将投融资特许经营作为撬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组建第一家专业化投资平台公司——中国铁建投资集团,迈入投资驱动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以来,中国铁建持续发力,先后成立了昆仑投资、重庆投资、华北投资、南方投资、北部湾投资等11家投资平台公司,投融资平台从“一枝独秀”迈向“春色满园”。截至年,投融资经营规模已达到.05亿元,中国铁建也由多年的百亿级利润骤增到亿元,实现了翻倍增长,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效能力,加快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与此同时,中国铁建不断拓宽特许经营渠道,组建了诚合保险经纪公司,涉足金融领域;重组中国长城财务公司,打造金融平台——财务公司;组建中铁金租、资产公司等,深度融合中国铁建产业优势,持续在产融结合、以融促产上精准发力,打造了以铁建银信、铁建基金和铁建资管3大业务为代表的产业板块。
金融服务板块和投融资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助力企业迈上了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为主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中国铁建实现了从工程承包商向全产业链一站式综合服务商的转变。
如今,中国铁建已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年经营规模近10亿元到1.5万亿元的重大跨越,位列中国企业强14位,并制定了覆盖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房地产、投资、装备制造、物资物流、金融以及新兴产业多元化协调发展战略。
为向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奋健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了准确定位,继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加快“转产、转场、转商”步伐,紧紧围绕政府、城市、人三个维度积极开拓市场,做国家战略的卓越践行者、政府和经济社会发展急所的责任分担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中国铁建总裁庄尚标也提出了扎实推进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以“三去一降一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稳妥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破除束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企业的内生活力、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未来发展勾画出更加清晰的路线图,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升级版,为中国铁建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赓续40年的精神血脉,登上新时代的复兴列车,中国铁建将继续以深化改革激发蕴藏于历史深处的复兴伟力,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续写下一个华美的发展传奇。
隧道特种施工装备生产线王樊成摄擦亮工程建设“主打品牌”本报记者庞曙光40年前,青海省天峻县。中国铁建前身铁道兵历时20年,打通了全长3.68公里的20世纪世界海拔最高隧道——关角隧道。4年前,当中国铁建队伍打通全长32.公里的新关角隧道,完成人类首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超长隧道的创举时,施工时间已缩短至7年……同一个地方,同一家企业,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创造的人间奇迹,也在不断自我改革与创新中擦亮了中国铁建工程建设“主打品牌”。作为“铁字头”企业,中国铁建自诞生以来就以铁路建设为主业。35年铁道兵生涯完成全国新建铁路三分之一的建设任务。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铁建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绝对主力”。——从20世纪80年代“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到90年代“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再到完成大秦、南昆、宜万、兰渝等大批“国字号”工程,中国铁建参与施工的铁路占50%以上,参与设计超过60%。——从“试水”广深、秦沈等准高速铁路,到参与中国首条时速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再到京沪、京广、沪昆“八纵八横”高铁运输网建设,中国高铁56%以上的勘察设计任务和45%以上的建设任务都由中国铁建完成。——从承担全线勘察设计任务、72%的路段和所有海拔米以上越岭地段施工,完成“世纪天路”青藏铁路建设,到洞穿巍巍祁连打通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铁隧道,再到第一时间响应中央号召,投入精兵强将参与川藏铁路前期勘察设计和林拉段施工,中国铁建以实际行动践行“勇攀高峰”的誓言……铁路市场“笑傲群雄”的同时,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道交通等市场领域也快速跟进,5个千亿级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压舱石”,以城市管廊、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又为企业未来转型发展埋好了伏笔。改革推动发展,创新激发活力。在持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推进工程承包板块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铁建还不断大力释放创新“红利”,使这一传统板块不断迸发新活力。中国铁建参建了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在世界最大断面双层公路隧道——拱北隧道施工中,创造性采用“曲线管幕+冻结”法,首开行业先例。完成“主跨米棋盘洲悬索桥”建设,让中国铁建进入“单跨千米级桥梁建设俱乐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铁建两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40年来,作为中国铁建科技创新“主战场”的工程承包板块,不断孵化创新成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参与建设世界运营规模最大的高铁网,中国铁建掌握了时速公里高铁设计、施工成套核心技术和高寒、高原、复杂山区、特殊地质等条件下高铁建造关键技术。——一次次穿越江河湖海,中国铁建成为国内唯一能设计并拥有盾构法、沉管法、矿山法水下隧道修建工法实例且唯一拥有铁路、公路、地铁、电力、核电输水等各领域水下隧道设计及施工业绩的单位……攀登,由高处,向更高处;开拓,从远方,到更远方。可以预见,随着“转产、转场、转商”战略目标不断推进,中国铁建工程承包这块“金字招牌”将越擦越亮。
中国铁建(天津)国际城项目。中铁地产供图勘察设计“1分钟”见证改革开放的力量本报记者刘新红时间是丈量前进之路的刻度。改革开放的40年很长,长到由万分钟组成。而1分钟则很短,短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却在日积月累中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力量。1分钟能干些什么1分钟时间能干什么?可以生成公里的设计基线,可以绘制站场横断面73个,可以让福厦智能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BIM模型完成个桥梁构件装配……不管是在中国铁建所属铁一院、铁四院,还是铁五院、中铁上海院,几乎每分钟都会有一条新的设计线从脑海里的构想变成清晰的设计蓝图,它们纵横、延伸、交织,构成了充满活力的中国高铁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建充分发挥铁一院、铁四院、铁五院和中铁上海院及各工程局设计院等的勘察设计龙头作用,逐步形成在铁路建设领域资质、人才、技术和品牌的领先优势。在转瞬即逝的每1分钟里,中国铁建无声无息地服务于铁路网:天上的1分钟,机载激光雷达可覆盖5.8平方公里的勘察区域,采集焦济洛铁路沿线1万个地面点信息;深山里的1分钟,地面激光雷达可接收张吉怀铁路万个地面点信息,瞬间找出破解测量难题之道;平原上的1分钟,GPS能平滑存储60个坐标,为高铁的建设、运营提供精确的基准数据;城市里的1分钟,苏州地铁自动化监测系统可完成近万组数据传送;高铁安全运营维护的1分钟,自重吨的桥梁纠偏工程可复位1毫米,预防性加固整治工程可精准定位50次;高速磁浮1分钟,超导磁浮列车可以跑出10公里……中国铁建所属勘察设计单位的1分钟,包含了无数拼搏奋斗的身影、辛勤洒落的汗水和熠熠生辉的智慧。在一分钟又一分钟的不断积累中,中国铁建完成了国内56%的高速铁路、70%的普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制定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标准的“半壁江山”,完成了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秦岭隧道群、西安地铁2号线、合福高铁等一系列世界级重大铁路工程建设,获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6项FIDIC工程项目奖……现今的中国铁建,拥有国内唯一一家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面掌握了磁浮交通、无砟轨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TBM隧道、水下隧道、特殊桥梁等的勘察、设计、建设与管理技术,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潮流。1分钟能累积什么春运期间,平均每分钟有近6人在网上购票,选择铁路出行;地铁站里,平均每分钟有6.8万人次进入遍布大中城市的地铁站,享受便捷出行;车站屋顶上,光伏发电板每分钟的发电量可提供站房照明10分钟;“小鸟天堂”附近,动车1分钟内近乎无声地飞速穿越全封闭声屏障……对中国铁建所有勘察设计工作者来说,过去的40年弥足珍贵又难忘,他们推动了中国铁路由弱变强,每个人都在拼搏奋斗中与中国铁路共同成长。过去的40年,他们凝心聚力、不辱使命,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先锋作用,填“空白”、畅“动脉”,让中国路穿越奇峻险阻,让中国桥横跨天堑,让中国站房闪耀华夏,让中国隧道潜龙畅通。据今年3月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铁建已完成国内公里普速铁路、公里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工作,涵盖中国铁路“四纵四横”“八纵八横”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近乎全部路网。目前,中国铁建已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磁浮轨道交通、路网规划、铁路枢纽、复杂山区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现代化铁路站房、现代铁路物流、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公路、桥梁、特长隧道、水下隧道和“四电”集成等核心技术,奠定了在中国交通勘察设计领域的领军地位。1分钟,看中国铁建40年如一日风雨兼程;1分钟,助中国交通40年发展硕果累累。1分钟很短暂,却书写了世界瞩目的壮举;1分钟很微小,却蕴含了改革开放的力量。正是这1分钟,成就了位列世界强第58位的中国铁建,扬起了中国铁建人改革再出发的信心和勇气!
中国铁建在渝投资建设的首个高速公路项目——渝遂高速公路G93所属沙坪坝收费站。王成摄以资本力量打通转型升级之路通讯员王华峰本报记者陈聪在风光旖旎的珠海横琴金融岛上,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的珠海铁建大厦正拔地而起,作为港珠澳大桥的桥头堡——横琴自贸区的地标性建筑,与港澳隔海相望。而在远隔重洋的非洲大陆,由中土集团主导的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还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下,中国铁建的足迹已遍布神州大地、五洲四洋。摒弃旧式的“包工头”“打工仔”思维,中国铁建的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战略转变,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抢抓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让中国铁建跃升为国家战略的卓越执行者。在服务国家宏观战略的背景下,中国铁建发挥投融资优势,主动寻求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契合点,推进高端经营,满足地方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今年9月,总投资亿元的广东江门人才岛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江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人才主题特色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而在港珠澳大桥延长线辐射的珠海西部城区,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正在营造一座新城,将珠海对未来城市的设想一步步变成现实。资本经营,让中国铁建成为政府与经济社会发展急所的责任分担者。中国铁建与资本结缘始于年。那一年,中国铁建开始运作咸阳渭河3号桥项目,掘到了资本经营的第一桶金。经过21世纪前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铁建再次站在了战略选择的关键节点,要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资本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年,中国铁建第一家专业化投资平台公司——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应运而生。此后数年,昆仑投资、重庆投资、华北投资、南方投资等11家投资平台公司先后成立,深度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海南“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中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将资本经营重点前置,为地方政府提供集咨询、规划、建设等于一体的“铁建方案”,推动了海南美演高速公路代建项目的落地,并为承揽环岛旅游公路等后续项目赢得先机。持续升级的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不仅赢得了一个个订单,更赢来了与地方政府、业主的良性互动。在投资经营实践中,“中国铁建一家人”理念正凝聚为共识,系统内各兄弟单位一个步调、一个声音、一个标准,倾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南京青奥轴线地下工程、重庆渝遂高速、长春地铁2号线等一大批精品工程不断涌现,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这一定位名副其实。弹指一挥间。截至年底,中国铁建资本经营的项目已为工程承包、物资采购、设计咨询等板块带来更多合同额,拉动主业的先天优势得以充分显现。在结构调整方面,中国铁建除投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优势领域外,还拓展了地下管廊、城市运营、棚户区改造、产业园开发、特色小镇、康养旅游、矿产开发、环境保护、新能源、股权投资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从“一枝独秀”迈向“春色满园”。改革开放40年,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海外优先”战略的提出,昭示着中国铁建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海外市场。中土集团正全力推进“1+N”战略,投资业务已成重要板块,房地产、境外开发区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今年12月,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奋健在考察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参股的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时强调:投资是实施“海外优先”战略的重点。中国铁建关于海外投资的发展愿景,正愈发清晰。16年来,从试水掘金,到纳入主营业务顶层设计,再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资本经营板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已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创利润的主力军。
中铁十六局铁运公司机车司机在模拟操纵室学习两万吨重载交流机车操纵技术。张松摄高端装备:按下“关键”键跑出“加速度”本报记者胡清直径长达7米,重量吨,这是正在铁建重工新疆生产车间制造的刀盘,它是岩石隧道掘进机(TBM)的“牙齿”。像这样的一台掘进机,每天能嚼碎0立方米的岩石,足足可填满1个国际标准游泳池。“普通的TBM一般掘进距离是15公里至20公里,也就是说挖完这段隧道后基本就报废了,我们现在研制的TBM掘进距离可以达到20公里至35公里。”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龙斌说。目前,由铁建重工研制的8台超长距离、超长寿命TBM,已相继投入到国家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中。铁建重工TBM研制再上新台阶,源自企业人才机制提供的强劲内生动力。年出生的龙斌,29岁就当上了副院长,是铁建重工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从年成功研制国产首台TBM打破国外垄断,到现在推动超长距离、超长寿命TBM技术领跑全球,龙斌火速升职靠的是实力,也得益于企业灵活的人才机制。年,刚成立1年时间的铁建重工在长沙建设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通过进军盾构机、TBM等大型高端装备领域,为中国铁建做强做优做大工业创效板块打造新的增长极。当时,国内隧道掘进机的产业格局,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均被外资企业主导。面对新技术、新产业高地,如何实现逆袭突围?“要有一套新的机制。”铁建重工负责人认为,做高端产品需要引进高端人才,要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的用人机制,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春潮涌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衡量国企改革好坏的“晴雨表”。自成立伊始,铁建重工就坚持以企业机制体制创新为改革发展的引擎,构建起一套基于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实施一揽子年度综合考核方案,做到人才管理激励和约束两手齐抓两手都硬。干部员工每年度都要“全体起立”,实施竞聘上岗,通过撤掉职位“保险箱”,打破职务“铁饭碗”,建立员工“资源池”和“候岗池”,使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升能降成为常态。以中层干部为例,铁建重工每年都要对余名干部实行综合考核,考核后按权重统计,综合排名前十的予以表彰,排后十名的免职、降职或进行诫勉谈话,影响面达6%至10%。能者浮上来,庸者沉下去,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截至目前,铁建重工员工总数余人,其中40岁以下员工占76.7%,年轻干部踏上舞台,绽放绚烂青春,助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实现30%以上增长;研发设计人员占21%,科技尖兵追赶超越注解创新密码,创造出每周研发两项新成果的科研速度。改革之帆高高扬起,发展之轮越滚越快。10年时间,铁建重工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从零起步,到如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全面掌握了隧道掘进机总体设计制造技术,部分技术领先世界水平,产品占据了国产市场“半壁江山”;钻爆法施工系列隧道装备相继研制成功,为国内地下工程施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助推中国隧道智能化建造。今年以来,铁建重工全程参与了川藏铁路设计、施工组织和装备选型等方案论证,正在开展隧道施工全套智能装备前沿技术攻关,为超级工程建设提供一流的智能装备集群。“人才机制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智能制造风口下,只有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让懂得变革的人引领新一轮变革,企业转型升级才能驶入快车道。”铁建重工负责人表示。
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芜湖管片预制基地管片从水养池中升起。许月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