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5月12日电题:我从延安来——延安老中青三代眼里的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张斌、蔡馨逸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再过不久,距离延安市区50公里的南泥湾就要迎来一年中最美的赏花季。
“让我给你数数,我们这里有成片的荷花、向日葵、香紫苏花……”坐在自家门前,74岁的南泥湾人侯秀珍掰着指头一一数着。她家窑洞对面,连绵的山上早已绿意盎然。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坐着驴车嫁到南泥湾,侯秀珍一直在这里生活。“这是我的公公刘宝寨,当时在三五九旅当副连长。”侯秀珍指着泛黄的老照片里这个戴着毛帽子、披着军大衣、脸庞棱角分明的老人说。
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年,八路军师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带领下驻防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垦荒,还给前线送去粮食。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把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但逐渐地,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很多老乡倒山种地、开荒放牧。山上的草,羊蹄一铲就死,羊嘴一啃就光,这里的生态恶化很快。“一下雨山上的水冲到川道里,稻田也种不成,人穷得没办法。”侯秀珍回忆。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让南泥湾陷入怪圈。南泥湾人逐渐意识到,“蛮种”终究不是长久之道。退耕还林开始,南泥湾人拿着树苗上山种树,到如今,南泥湾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80%。
山坡披绿,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得鼓起来。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南泥湾镇干部开始带着老乡外出取经。发展观光农业、订单农业,做强“花篮经济”逐渐成为南泥湾的发展新思路。去年,南泥湾还成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插秧试种地区之一。秋收季节,亩海水稻让这里黄金灿灿。
侯秀珍说,最热闹时,前来旅游的车顺着镇上的道路一字排开,望不到头。一年花开三季的南泥湾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4万多元,余户贫困户告别贫困。
如侯秀珍一样的老一辈人见证了延安的变化,更多年轻人接过发展的接力棒。
在延长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订单的“叮咚”声此起彼伏。免费进驻、免费培训的政策已经吸引来8家电商企业,电商平台正在成为当地小杂粮、苹果和红薯等农特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王刚今年33岁,大学学习电子商务。年,他回到家乡和5个年轻人一起组建了延长县星火燎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入驻服务中心。
这个自小读着《平凡的世界》长大的年轻后生,对书页间的故事感同身受。“五六年级时,学校的窑洞宿舍,炕上二十来个人排排睡,晚上不敢爬起来上厕所,再躺下怕挤不进去。”王刚说。
因为家里穷,他一心读书,要出去闯,长本事;因为家乡穷,学成后,他执意回乡,要干一番事业。
具备扎实的电子商务知识,还有实际的运营经验,在县商务局的扶持下,王刚开始运营县里开发的“延长微商城”网销平台。
“这个平台把当地的贫困户都嵌在其中。”王刚介绍,一方面,平台会优先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并且收购价要高于市场价;另一方面,平台销售产品后,还会给贫困户分红,自去年11月上线以来已经分红6.9万余元。
看着产自家乡的农产品整齐地码放在一个个纸箱里,然后被运走,越来越多延长人开始做起电子商务。王刚也忙得不亦乐乎,经营网店、培训、讲课,像转个不停的陀螺,“没有细数,培训了应该已有上千人。”
当王刚在处理网上订单时,距离延长县公里外的宜川县,高二学生高帅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作文课。
作文里,高帅记录了自己从因贫“恐失学”到“喜上学”的心路。“八旬的爷爷患病,体弱多病的母亲为家操劳,父亲因车祸离世,哥哥常年奔波打工……上学的花销对我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实在压力很大。”
但就在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学校、教育局的老师来到高帅所在的村里,进行教育帮扶政策宣传。
“看到现在政策这么好,我心中的石头落地了。开学初,学校就对建档立卡的学生进行统计,建立师生结对帮扶,现在我再也不用为上学而担忧。”高帅说。
“以前,我多少次默默地期盼,期盼一个安心的生活;多少次深深地期盼,期盼着有那么一缕阳光,照亮我前行的路。现在,我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上大学,奋斗于这伟大的时代,成为那缕温暖的光。”作文结尾,高帅写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