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的贵州样板金台

“十三五”期间,家省外医疗卫生机构与我省家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实医院和66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全覆盖;

组建了“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38名院士在我省建立了44个院士工作站(室),帮助我省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骨干医生等高层次人才累计余人(次);

支援医疗卫生机构帮扶、指导受援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重点专科个,开展科研合作项目57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填补了当地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医院门诊患者人次数年较年增长29.59%,出院患者人次数增长36.36%,区域内门诊总收入增长73.66%,区域内住院总收入增长62.91%;

年和年,我省连续进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口帮扶工作红榜名单;在医院能力基本情况评估结果中,医院基本标准达标率上升速度全国第二、推荐标准达标率上升速度全国第二,医院基本标准达标率上升速度全国第二、推荐标准达标率上升速度全国第一;

这些均是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在黔山秀水的落地,让人民群众最为受益,助推贵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极大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具体体现。

自年,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由东部上海、广州、杭州、宁波、苏州、青岛、大连等7个发达城市对口帮扶我省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8个市(州)。五年多来,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已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贵州样板”,得到国家部委、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医院“泰山可倚”

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的黔东南州台江县有17万人口,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这座曾经因人才匮乏、人员观念落后、技术水平低、设施设备紧缺老旧等诸多问题而医院,经过浙江大医院的精准医疗帮扶,“逆袭”发展,已经蜕变为台江县以及临近地区百姓的健康守护者,成为“黔东南具有一定影响力医院”。

作为医院的核心人物,浙大二院急危重症科护士长汪四花被委以重任,于年9月至年12月,担任台江分院院长,她身披重担,“舍小家,为大家”,和常驻帮扶专家们深深扎根于台江土地,把“浙二精神”“浙二文化”植根于台江分院。

同时,近五年时间里,浙大二院派出44批次70名帮扶专家,涵盖近20个专科,扎根苗疆腹地,组团式帮扶台江分院。

医院管理,帮扶团队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医院管理理念,医院管理精细化。五年来,该院制定和修订制度、流程近项,内容遍及医疗质量、效率、服务品质等方方面面,实现以“制度管人”,树正气,刹歪风,员工们感受到从身到心的“蝶变”。

“组团式”帮扶以来,医院服务能力与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对周边县的医疗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帮扶后三年与帮扶前三年相比,核心数据均值实现了“五增一降”:门诊就诊人次增加.3%,住院人次增长36.2%,手术人次增长.1%,外县门诊就诊人次增长.7%,外县住院人次增长.8%,转诊率下降至3.8%。

五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委管和省外医疗卫生机构与我省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援黔医疗对口帮扶工作格局。22家非贫困县也借助援黔医疗对口帮扶的契机,千方百计积极主动对接合作、巧借外力,与对口帮扶城市和其他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帮扶关系、结上了帮扶对子。

顶尖专家“触屏可及”

远程医疗是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的一项重要举措,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优秀专家资源,医院的优势延伸到贵州各地,为黔中大地的老百姓提供“触手可及”的医疗资源。

年5月15日,毕节就首次利用5G通信技术与广州医学专家进行了远程会诊。当天,毕节医疗团队为一名患者实施腔镜手术,广州医院外科团队通过远程直播对手术全程进行指导。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查房示教的全过程通过5G技术实时直播,并对毕节当地的疑难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在广东圣大医生集团的帮扶下,医院引入了“互联网远程医疗”系统,并推进22医院(含村卫生室)搭建远程心电系统,心电图数据由毕节基层医疗机构从检测中获取并上传,随后,在线交由广州的专家后台分析处理,形成诊断报告后再回传至毕节基层医疗机构。从检测到拿到报告,全过程只需要2至5分钟。

“远程视频医疗用信息化消除地区限制,这是‘互联网’思维在医疗领域的典型应用,也让更多的资源、更强的医师力量通过网络短时间内汇聚到偏远地区,让人民得到更好的服务,有限地缓解偏远地区医疗力量薄弱的难题。”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皮宇飞说,远程医院掌握新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及时救治患者,为患者带来巨大便利,也大大降低了患者就医费用。

我省将积极探索远程医疗服务利益引导机制,推动外联省外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借力东部优质资源,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把远程协作平台打造成为支受援医疗机构之间实现长期交流、长足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双向交流“人才辈出”

援黔医疗帮扶,人才是关键。

今年5月,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与上海交通大医院签订“黔医人才计划瑞金班”帮扶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医院是拥医院,该院高层次人才多、科研水平高、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管理服务能力强,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处于一流水平。这次帮扶合作有利于补齐贵州高层次人才稀缺短板加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贵州巩固健康扶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贵州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医院每年培训黔医人才“育林计划”学员60人,主要培训中级以上职称、4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脊梁计划”学员10人,主要培养后备干部和学科带头人。培训内容覆盖临床、护理、管理、信息化等多学科和领域。培训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专业性较强的专科培训时长为6—12个月,管理类的培训时长为3—6个月。项目为长期合作项目,每五年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审议。

“送出去,请进来”,人才培养始终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帮助组建了“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入团院士55人,入团核心专家人,38名院士在贵州建立44个院士工作站(室),帮扶我省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骨干医生等高层次人才累计余人。

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分别开设“协和班”和“南山班”,实施精英教育为贵州培养未来医疗领军人才。“黔医人才计划”为贵州培训医务和管理人员骨干人(次),受训人员学成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个。各地受援机构充分利用支援机构专家资源组建“跟学班”和“进学班”,支援单位为受援机构开展培训、技术示教、带徒等61万人(次),受援单位向支援单位派出人员培训进修、考察、挂职锻炼余人(次)。

对口帮扶“接续发展”

为打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续战”,我省卫生健康系统抢抓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机遇,积极对接,与东部省份新签和续签了一批帮扶协议,新增妇幼保健机构省外对口帮扶75个,实现了贫困县妇幼保健院对口帮扶全覆盖;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签订-年对口帮扶协议,对现有帮扶关系提质升级,帮扶期限延长到年底;协调医院新增对医院。

同时,抢抓我省党政代表团访问东部省份机遇,加强对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毕节市卫生健康局与广州市卫生健康局,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与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分别签定新一轮帮扶协议。医院、医院等7家医院也分别与广州市和医院签定了新的帮扶协议。

我省将继续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强粤黔医疗卫生协作,巩固对口帮扶成果,深化区域合作。聚焦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等,对现有帮扶关系提质升级;聚焦医院在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诊疗技术等各方面的建设发展,突出帮扶成果转化,确保实现全面提质增效。

同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将经验做法转变为政策制度固化下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示范带动全省医疗对口帮扶工作巩固提升,抓机遇、勤沟通、严督导、广宣传、强保障,全力推进新阶段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接续发展。

来源:贵州省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