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晴天,却下起了雨,预报有雨,雨却迟迟不来。如今,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已经让这些现象成为历史。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打开手机App,通过卫星定位就可以显示出你所在位置的最新天气预报。这样的天气预报可以提供降雨、风、温度、湿度、云量、能见度等精准气象服务。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20分钟后会下小雨、50分钟后雨会停”。
智能网格预报怎么运作?未来“智慧气象”如何发展?记者走访了河北省气象局的有关专家,为你揭开对大众来说还略显神秘的“智慧气象”面纱。
河北省气象台预报值班员通过智能网格预报平台,制作河北省0-10天智能网格气象要素预报。
天气预报现在为啥越来越准了
天气预报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格点化预报演变的发展历程。
“就拿河北来说,原来的天气预报只是以不同的气象观测站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区域的天气情况,内容只包括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河北省气象台中短期预报科高级工程师孙云说,由于气象监测站点分布不均,站点不能准确监测到所有地点的天气。
随着气象预报的发展,“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精细化预报业务中。
“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我省的天气不再由多个站点来反映。”孙云介绍,目前,河北省责任区内有65万格点,每个网格的时空分辨率0-72小时为1小时、1km;4-10天为3小时、5km;2小时短临时效为逐10分钟滚动更新,形成了0-10天无缝隙网格气象预报。“你在哪个网格,就能得到该网格的天气情况。”孙云说。
如何更加直白地理解网格气象预报呢?
“可以这样比喻,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个的网格中。”孙云说,每个网格的天气情况各异,网格化预报就是针对每一个网格,以格点为单位给出预报意见,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精细化。
说起来轻松,但智能网格预报的技术攻关并不容易。
“智能网格预报的基础来自于格点实况,观测资料的来源可谓千头万绪。”孙云说,仅以降水资料为例,地面观测有之,卫星反演有之,雷达反演有之。在观测方面,气象部门显然不可能以格点为单位布设观测站,把站点的实况输入格点的预报系统。
因此,把观测实况数据转化成“格点模式”的多维实况数据分析就应运而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团队首先将面向同一对象(如降水)的多源观测数据整合在一起,然后对数据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再通过复杂的融合与同化计算,不断与实况数据对比调校,最终推导出各格点最贴近真实的情况。
在监测更加精准的同时,我省大力发展河北睿图系列模式,天气预报间隔也因此不断缩短,时效在不断延长。
“睿图模式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其中针对降水预报最核心的是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预报短期子系统和集成子系统。”孙云介绍,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