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不亡,汉族也不会变为秦族

汉族之所以为汉,皆因古代有个汉朝,但汉朝创始人刘邦也不会说自己是汉族人,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汉朝才声名远播,再到匈奴人被打的跑到欧洲,汉朝人才名声鹊起,再加上汉朝绵延余年,外族人慢慢的就将中华民族称为汉人。

假设秦不亡,中华民族肯定不会被称为汉族,但也不会被称为秦族,理由有三:

01

因为刘邦以及他之前的秦朝,都自称为:华夏族人。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又称“华”、“诸华”、“夏”、“诸夏”、“中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

“华夏”,一般作为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组成的“华夏民族”,即为“炎黄子孙”。

据说秦始皇曾经对驻守南越的将军赵佗说过:不,你不是罪人,秦国可以灭亡,但是华夏族群不可以灭。今天秦国灭亡了,华夏族群还在,但是如果你这40万人挥师勤王,南中国就再也不属于中国……

可见就算秦不亡,我们的民族就是“华夏族”,况且在我们自称为汉族后,也还一直延用着华夏族。

02

秦朝不会出使西域,更不会把匈奴打到欧洲,所以秦朝就不会声名远播。

理由是秦始皇的国策是同化南中国,抵御西北外族,且有能力抵御。

证据一:同化南中国

秦国百万雄师中六十万人自灭楚后就再没有返回中原,更别说返回秦国,就连刘邦带着三万人打进关中,项羽屠杀咸阳的时候,这六十万人都没有回朝勤王,他们去了哪里?

去了被称为百越的南中国。

据说秦始皇对六十万总领王翦说:不仅驻守南中国的将士不得还朝,朕还要加派万老秦人迁徙过去,还要迁徙女人过去与将士们共同生活……

证据二:修万里长城,以墙防骑

战国末期,匈奴一直不敢在秦国防区造次,整日围着燕国和赵国转,秦灭燕赵后,便只能自己扛起替华夏族群抵御北狄的重担。

秦国百万雄师中四十万人便留在了边境之上戍边,首要任务是联通燕、赵、秦三国长城,建无数烽火台,修关中直达各地的驰道便于军队及时驰援。

而这四十万人在章邯与项羽大战之时,也没有忘记替华夏族群守卫北中国的职责,王离在部署好防务后,便带领部分人(数量不详,一说五万人)去支援章邯,这也是秦国唯一参战的正规军。

除了这四十万人戍边外,还征调了很多民力,当时的陈胜吴广就是在去长城戍边的路上造反的。

证据三:匈奴胆怯秦军,不会结深仇大恨

匈奴真正意义上就只和秦军有过两次接触,但足以令其胆怯。

第一次,秦军只为辅助,派兵五万,帮助赵武灵王攻占匈奴地盘,夺得九原、云中两郡。

第二次,秦军主动出击,蒙恬引兵十万,夺回九原、云中两郡,并迫使匈奴远遁漠北七百里。

第二次一战就让匈奴认怂了,用汉代贾谊的话说就是:“不敢南下而牧马。”

匈奴其实很强悍的,从之后汉朝连年上贡、嫁公主,就可以看出。其强悍在骑兵的机动性、出战不用粮草供应的便利性、全民皆兵的凶悍性三个方面,正是华夏民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马匹不足步兵为主的克星,之后的刘邦被围白登山、五胡乱华、宋辽、宋金、成吉思汗灭宋、清灭明都是这个原因。

可如此匈奴,为什么对秦朝胆怯,认怂呢?还远遁漠北里?原因有三:

其一:匈奴骑兵三板斧,远程放弓箭、中程仍短矛、近战使弯刀,这些都是秦军玩剩下的,秦人祖先替周天子养马时就为华夏守卫西大门,抵御马背民族西戎,可谓知己知彼,但是蒙恬这一次并没有动用精锐骑兵,而是用的步兵;

其二:按理说,骑兵冲击步兵,简直就犹如冲进无人之境,砍人如砍瓜切菜一般,但匈奴的骑兵根本就冲不到步兵跟前,根本原因在于秦军将高科技的大规模运用。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秦军步兵的武器方阵:

一、精铁制造的重型利器-冲车(变形战车、木驴、木牛车、轒辒等),相当于现在的装甲车,应对骑兵的三板斧绰绰有余。

二、礟,古老的大炮,发音也是炮,《范蠡兵法》云:“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实战中,单梢礟得数十人合力,双梢礟得百余人合力,猛然拉动绳索,将装置在长杆礟梢上的石头弹射出去。

试想一下,正在冲杀中的匈奴兵团,看见遮天盖日的大石头从天而降,第一波还没反应过来,已经人仰马翻,脑浆遍地,当准备二次冲锋时,遥望对面几百架大礟正在填充十几二十斤重的石头,这时他们的心里阴影到底有多大。

三、弩,是箭的革命。《射经》记载,九斤四两为一个“力”,十力为一石,最强神射手可开十石硬弓,射到二百步,但以常人臂力,开弓后长时间引而不发,瞄准时间仓促,长箭射到五六十步之外就很难有准头,实战中,这种臂力弓箭也只能近距离射杀人马。

但弩是装有延时机关的大弓,依靠脚、腰、膝的更大力量张弓,机发怒更是集数十人、百人之力绞车张弓上弦,上弦后又固定机关固定,瞄准后再同时齐射,威力巨大。兵法经典多有记载:“强弩但发,箭入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

弩又分为单兵强弩和大型的机发弩,单兵强弩又分为臂张弩和蹶张弩,机发弩又分为床弩和飞戈连弩。

1、臂张弩,靠臂力张弓,是弓箭改良,射程与弓箭相当,但瞄准时比弓箭省力,更有准头,当年孙膑伏兵万弩射庞涓,大部分就是此弩,小部分是下面一种更厉害的弩。

2、蹶张弩,靠脚、腰、膝的力量张弓,臂力是难以开此弓的,所以威力和射程更上一层,有钱的国家渐渐的将单兵强弩全部更换为此弩,秦国的财力自不必多说。

3、床弩,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

《后汉书·陈球传》记载,在一次战争中,陈球曾“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

4、飞戈连弩。戈者,以绳系矢而射也。俗话说开工没有回头箭的,但制作精良的箭就可惜了,比如良木箭杆、精铁箭镞,所以聪明人就给后面栓跟绳子,射出后如未中,绞回来再用,而且此戈粗如前臂,长约丈余,寻常铁甲、楼撸、盾牌、壁垒,甚至城楼,都可一箭洞穿。如果这鱼雷一般的巨箭,射向匈奴冲锋中的骑兵,那真的是串起糖葫芦了。

四、猛火油(石油),战国时,秦国河西高原的高奴(陕北延长县)是天然石油渗流最多的地方,当地人多用来做饭,军营也用来野炊,后来用于火攻之物,也是匈奴人最害怕的物件。

试想,万千剧烈燃烧无法熄灭的木棒、火箭一起射向匈奴的王庭,从未见过世面的匈奴人,不得以为是天外神兵利器吗?肯定吓的魂飞魄散。

其三、神鬼莫测的蒙恬、李牧战法,虽然这种战法被韩信嗤之以鼻,但对付匈奴人绰绰有余。具体来说就是以静制动,打埋伏战,因为机动能力是匈奴的强项,所以我们也只能以静制动,听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就困难了,要在平坦的草原埋伏军队,还得藏好以上各种先进武器,而且是大规模隐藏,确实是匪夷所思。

综上,秦是一个修长城的政府,所以他的策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且她有能力让外族不敢犯我,再加上统一后都是自称华夏族人,所以就算秦不灭,我们也不会改汉族为秦族,我们的身份证上也只会显示“华夏”两个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