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临潼区新丰初级中学教师马小江我的知

来源:教师报马小江

每次回老家,从母校门前经过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20世纪70年代,在我们村小教过书的那位知青杨志明老师。尽管他在我们小学任教时间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年,当时只有七岁的我,听村里的大人们说,县上给我们大队分来了一批知青,已经到村上的小学了,村主任要求各小队长组织村民代表前去迎接。年少的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知青。

两年后,我上小学二年级,当时的学校师资极为匮乏。那年秋季的一天中午,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走进教室先给我们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开始上语文课。我才知道他叫杨志明,是我们大队的一名知青。那时候他穿着一身退伍军装,中等个子留着平头,白而微胖的“国字脸”,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显得十分精神。言谈举止里,处处流露着较高的修养和渊博的知识。尽管他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但他特别认真,粉笔字写得十分规范,从不敷衍。他不仅课讲得好,而且还会吹口琴、画画。因此,每当他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出黑板报。在黑板报上,经常写一些如何讲究卫生、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介绍等方面的内容。每当上完语文课有了多余时间,他就会让我们全体向后转过身去,给我们讲板报上的内容,以此来扩充我们的知识面。教室后边的板报,他会定期更换新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和生活方面的小常识,使得我们的眼界也大大拓宽。为了丰富我们单调乏味的课余生活,杨老师还会拿出自己心爱的口琴,在课间给我们演奏几曲好听的歌曲。在那个年代,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

自从杨老师来到我们班后,同学们每节课都是专心致志,上课时目不转睛,唯恐错过杨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为了吸引学生,从小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他总会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读一些文学名著。他还擅长讲故事,讲起故事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每当讲到伤心之处,班上几个泪点较低的女生,总会忍不住流下伤心的泪水。像《金光大道》《渔岛之子》《木偶奇遇记》《童年》等,我都是从那个时候知道的。

听其他老师说,杨老师是工人子弟,喜欢读书,爱好广泛,手不释卷。不巧的是,他在我们学校教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不再教我们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高考,考上大学上学去了。

从那以后,我们班里的许多同学跟我一样,天天想念着那位知青老师。他如今也该有六十多了吧,衷心祝愿杨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作者/来源:陕教传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