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编手艺杨家圪坮镇上张家河村编制席子流程

杨家圪坮镇上张家河村位于延川县西南40公里处,北靠近梁家河村,南接延长县。高天厚土,人杰地灵,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粽叶种植生产基地,也是粽叶秆编织手工艺品的传统名村。时至今日,粽叶种植和粽叶秆编织仍然是该村群众收入主要来源和大家对外夸夸其谈的特色产业。

一、备料

1.席刮、席刀、席剪、尺子;

2.把每根粽叶秆用席刮切成3--4片,然后,用碾轱辘反复碾压,直至平整,最后,用席刀剥去粽叶杆上的老皮;

3.编织一块席子一般需要2--3天时间。

二、打席子

根据传统习惯,席子主要分为斗底席、锁子席、二纹席、三纹席、腰线席等类型,按照席子图案不同,可以分为斗底席和腰线席,斗底席是由像“斗”一样的图案组成,腰线席是席子上由2--3条像腰带一样的席子。按照席子编织过程,分为锁子席、二纹席、三纹席,分别是按照“捡二压三四抬头”、“捡二压二二抬头”、“捡三压三三抬头”的编织顺利完成。今天就以长3.3米,宽1.9米的锁子席为例作详细的介绍:

(一)正席(席子的主要部分):在平地上先平铺粽叶秆条10条,再取一片粽叶秆片沿以上10条90度方向平铺,然后,按照“由右及左”、“捡二压三四抬头”的顺序依次操作。

说明:(“由右及左”是指以手工艺人的方向为准,平铺的10片粽叶秆条数起。“捡二”是指掀起平铺的10条粽叶秆条右数起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把90度方向的那一条放下去。“压三”是指90度方向的那一条压在平铺的10条粽叶秆片从右数起的第三片、第四片和第五片上。“四抬头”是指掀起平铺的10条粽叶秆条右数起的第六片、第七片、第八片和第九片,把90度方向的那一片放下去)。

(二)收边:席子打到长3.1米,宽1.6米时,开始打边。先按照“捡四压四六抬头”顺序打一片,然后,按照“捡三压三三抬头”顺序在宽度边再打25厘米。

(三)翻转:把席子翻过来,在四纹处洒点水,用尺子划条直线,然后,沿直线折回来,直接插入到老纹,一块席子就编织完成。

在以粮为纲的岁月里,上张家河村几乎家家种植粽叶,每家基本上都有一个男劳力就会编打席子。在当时的生活条件还很普通的年代,人们大都居住的窑洞,窑洞的土炕上基本上每家都要购置一块席子作为主要的装饰品,既防尘,又防潮,同时还方便打扫。按群众回想,当时一块席子基本上能卖10元左右。就上张家河村而言,一户群众一年能打20块席子,择时逢集过年过事,就能出售完,一年的基本开销也就够了。所以说,席子编织不仅传承了传统手工艺技术,而且解决了群众收入来源的大问题。

现如今,随着人们是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席子不再如往年进入寻常百姓家,但这门手工艺还是一直受到大家的认可。有的传统民俗民宿仍然以怀旧的方式收购席子,使这门即将遗忘的传统手工艺又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们相信,传统手工艺不一定是最好的工艺品,但一定是象征某个年代群众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克服困难的一种创举,呼吁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