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水为魂守护生态访呼和浩特市清水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全景。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亿汇德煤炭现代物流园。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最南端,有一个因水而得名的宜居小城:雄浑而湍急的黄河奔腾而过,城内小河却清澈动人,山上青翠如织,城市依山而建,置身其中宛若塞上江南,它就是清水河县。

近年来,该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优势,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全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力推动自治区级文明城市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期,中国城市报对话清水河县委书记张科灵,与其就如何推动城市建设、新兴产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对话。

中国城市报:作为一座黄河河畔的城市,清水河县在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都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科灵: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始终坚定生态优先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追求,保持加强生态建设的战略定力,真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旦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毫不犹豫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前头。全地域、全方位加强生态保护,严守“三区三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多为生态“留白”、多给自然“种绿”,年清水河县开工建设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八龙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积极争取了黄河重点生态区(清水河段)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欧元贷款生态建设项目、沿黄生态廊道、沿黄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修复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1.01%。全领域、全时段改善环境质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域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稳定改善,“一片蓝天”“一泓碧水”“一方净土”成为居民最普惠的福利。

河湖治理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始终把大保护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县”行动,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强化河湖长制落实,系统推进黄河、浑河、清水河、杨家川、贾浪沟等流域综合治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国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县域水环境持续改善。居民饮水安全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清水河县通过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安装在线监测摄像头16部,对水源井、厂区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确保水源地不受污染,并且常态化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这些生态保护和水利治理措施的实施,既为清水河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增加了城市的宜居要素,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中国城市报:作为距离首府核心区较远的城区,清水河县在“强首府”战略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城市建设上如何体现出“以水为魂”的发展思路?

张科灵:清水河县地处呼和浩特市的南端,是两省三市三县交汇处,是自治区及首府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距离首府核心区较远,但清水河县紧紧围绕黄河和长城两大优势资源,深度参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呼包鄂乌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东融、西联、南通、北服”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正在成为呼和浩特市向南开放的新窗口和全域旅游目的地。

清水河从县城中间穿过,清水河县因此而得名,“以水为魂”,做好水的文章,也就成了这座城市的精髓所在。坚持以水定城,清水河县位于黄河岸边、清水河畔,以水定城成为必然选择,也成为了这座山城的优势所在。在城关镇建设中,坚持推动清水河河道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实施城关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和中水净化生态公园项目,加快生态湿地公园、亲水步道、节点池塘等建设,打造河岸美丽风景线;位于黄河岸边的喇嘛湾镇、宏河镇、老牛湾镇、窑沟乡及中心城镇高品位建设“依山傍水、显山露水、亲山望水”的人文小城镇。坚持以水定地,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在土层较厚的北部、东部、南部地区大力实施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国家政策,合理利用河流地表水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切实推动生态环境高效保护利用治理。坚持以水定人,结合县域实际,根据公共服务水平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建设集镇和集中居住区,同时高标准抓好防洪河堤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能力水平。坚持以水定产,严格水资源利用指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生态环保、现代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优势产业,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同时要解决好排污问题,特别是做好中水再利用问题,让人民群众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福祉。

中国城市报: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加油站”,清水河县近年来在城市产业引进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又将如何布局?

张科灵:近些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在农业方面,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成功申报了一批以小香米为代表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产品,扶持以“蒙清”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以“优然”“圣地”“蒙羊羊”等牧业企业为代表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快速发展,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清水河窑上田”区域公共品牌正在逐步推广;工业方面,旭阳中燃、超牌新材料、恒源高岭土等企业落地见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总产值年均增长31.23%,工业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服务业方面,宏河、亿汇德、鼎轩等现代智慧物流园区相继建成,农村电商、商贸健康发展,康养、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崭露头角,以老牛湾、老牛坡两个4A级景区“双示范”为引领的全域旅游格局初步确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全力以赴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点在乳业、种业、杂粮、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施一大批科技创新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伊利澳优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推动旭阳中燃、超牌新材料、中清绿色农产品研发中心在清水河县落地建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坚持以提升产业链韧性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科学落实能耗“双控”,将“亩均论英雄”贯穿新项目建设和存量经济转型升级始终,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绿色低碳循环工业园、清洁能源产业大县、物流运输业强县、全国旅游目的地。

中国城市报:在生态逐渐向好的前提下,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清水河县将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张科灵:良好的生态优势和独特的农业产业资源,是清水河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的底气所在,也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

清水河县境内有雄浑壮丽的黄河大峡谷、秀美动人的石峡口、舒适惬意的泉寿湾、乡趣十足的八龙湾等特色景观;有明代长城、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古瓷窑等文明遗产;有老牛湾、口子上、雷胡坡、古城坡等中国传统古村落;有保存较好的窑洞民居和毛驴儿种收的农耕文化;有酸米饭、地皮菜油糕、抿豆面等特色饮食文化;有瓷艺、剪纸、布艺、抿豆面、手工石磨豆腐和骡驮轿婚俗、踢鼓子秧歌等非遗文化等等,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为清水河县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扎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近年来,按照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打造首府南部黄河景观文化旅游区的定位,县委、县政府深度挖掘黄河、长城、红色旅游资源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了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浑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和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两个4A级景区、石峡口生态旅游度假区、云滚洞度假山庄、泉寿湾休闲度假区3个2A级景区,年均接待游客50余万人,旅游产值近2亿元。

下一步,清水河县将在文旅融合上持续发力,举全县之力推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老牛坡红色旅游产业深度发展,力争将清水河县建设成黄河“几”字弯文旅产业带上的璀璨明珠和首都首府的“大游园”,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基地和全国旅游目的地,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文旅发展深度结合,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价值再创造,延长农业产业链和经济发展周期。(图片由清水河县委宣传部提供)

记者:宋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