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上海又刷新两项天气纪录。据上海市气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上海中心城区(徐家汇站)今日最高气温定格40℃,成为上海自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早达到40℃的一天。今年也是上海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早的一年。
截至今天,上海高温热浪已经持续6天。9时,市区冲上35℃高温线,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发布;13时40分市区气温已经站上39℃,刷新今年以来最高气温;在阳光持续助力下,气温继续飙升,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到14时12分,史上最早的40℃出现了,维持约3分钟时间。上一个最早的40℃出现在年的7月12日。
自有气象记录以来,上海总共出现了15个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其中年2天、年1天、年1天、年5天、年2天,年3天。年的40.9℃刷新历史纪录。
今年的高温来得早,起点也高。或许,下一周我们还将见证历史。预报显示,上海未来几天副热带高压依旧强大且稳定,各种能降温的因素,都被挡在门外,高温“坚如磐石”,酷热高温天气持续。每一天都是火热又滚烫,7月11日至14日,极端最高仍可达40℃。明天上海中考即将开考,明后天最高气温仍将达39℃,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适当准备清凉物品。
上海何时能摆脱极端酷暑?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显示,随着15日副热带高压缓慢南落,上海将从“特别热”回归“正常热”,最高气温降至37℃左右。16日至17日,本轮极端酷热高温天气有望缓解,最高气温回落到35℃。
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网友好奇:明明体感每天都是40℃+,气象台报告的数据却低了不少,为何体感温度和气象台报告的实测温度不一致?
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科普话题:上海单日最高气温是怎么来的,又是哪里说了算?
哪怕在同一座城市里,不同地区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气温就会有差别。大家走在柏油马路上,地面气温在毒辣阳光暴晒下,可能早早就突破了40℃,游泳池的水面气温会低一些,走在远郊山谷里可能更低。
为了统一标准,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观测站的下垫面,都需有一定面积的浅草平铺,温度计需置于百叶箱中,而百叶箱需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并保持通风。
所以大家看到的官方权威数据,全部来自草坪上的百叶箱里。这个气温的确会比柏油马路上低一些,不过全球统一标准正是为了便于科学统计。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全球气象观测站只有统一标准,才能对同等环境中得到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出大气系统在地球上空的移动速度和范围。
上海各地分布着很多气象观测点,但是能代表上海最高气温的却不是各站点中的最高温,而是徐家汇观测点。比如今天,记者梳理发现,分布全市的气象监测站点频现极端气温,静安共和新路闸北公园达到41.2℃,成为全市最热的一个地点;青浦朱家角新旺、普陀甘泉路、浦东航头、静安静安寺延中绿地、浦东张江、宝山罗店度假村、宝山大场上大附中、浦东周家渡、青浦练塘、松江九亭高科技园区、嘉定安亭f1赛车场等地点也突破了40℃。
为何上海温度是徐家汇观测点说了算?这需要大家对它的历史地位和科学意义有一个了解。
目前上海市气象局所在地址,前身为徐家汇观象台,建台于年,有“远东气象第一台”之称,这里保留了从年以来观测到的各类气象数值。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科学意义上的数据完整度,都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在国际气象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
从年12月以来,上海区域气候观测都在徐家汇进行,观测序列之长无可匹敌。只有这样,观测员才能在每天报告气温时,有历史数据可以对比,比如xxx年以来最热、xxx年以来最冷,给人们一个直观感受,也能通过历史比对了解区域的气候变迁规律。上海其他辖区的站点建站大约有几十年,相比之下,还是显得“年轻了不少”。所以,无论是对于上海市区的天气实况,还是多年来的气候变迁,徐家汇观测站都是最有发言权的。
不过,每天代表上海参与世界气象组织数据交换的基本站不是徐家汇观测点,而是位置稍显偏远的宝山观测站。宝山气象站始建于年,是上海目前唯一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观测数据实时交换的气象台站,也是上海唯一的国家基本地面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探测站以及国家一级辐射观测站和酸雨观测站。
为什么不再是徐家汇观测点了?这是因为,要成为基本站必须满足全球统一标准,如,成排建筑物距离观测站边缘的距离必须是建筑物高度的10倍以上,孤立建筑物的距离必须是其高度的3倍以上。徐家汇观测点曾经是上海第一个基本站,但随着高楼迭起,如今身处繁华市中心的徐家汇观测点已经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基本站就从徐汇搬到了龙华,又从龙华搬到了宝山。
栏目主编:陈玺撼
本文作者:戚颖璞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