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对你来说是什么?娱乐、技能还是爱好?对有些人,却是生活、光明、传承甚至信仰。
在鹤壁市石林村的大树下,未青梅老人正与村里的红歌队排练《叫声老大娘》。这首当地的“流行歌曲”,她已经唱了七十四年。
未青梅是我们第一个故事的主角,也是村里红歌队的主唱,今年87岁的她逢人便讲《叫声老大娘》这首歌的来历。
那是年的春天,刘邓大军来到石林村。
未青梅说,军队驻扎期间,解放军每天都给老百姓担水、种田,老百姓也给战士们送粮草、补衣服、做军鞋。
老百姓大多不识字,就把解放军的好编成歌,于是便有了这首《叫声老大娘》。
60多年过去了,未青梅从豆蔻少女变成了耄耋老人,她自己也成了歌里的“老大娘”。
未青梅有个愿望,就是让村里的合唱团更“有面”一点,有指挥、有伴奏、有设备,她的梦想,千里之外信阳浉河公园里的合唱团已经实现。
团长兼指挥叫江伟,今年66岁,做了几十年媒体人的她从年轻时就喜欢唱歌,退休后就和朋友一起组建了这个合唱团。
建团之初,只有四五十人,简单的设备也都是江伟自掏腰包购买,除了唱红歌,大家还经常去敬老院、革命纪念地义务演出。如今的合唱团有数千名团员,已经成了信阳市的一张名片和红色标签。
江团长每天都是最后离开,她要整理设备,安排训练,虽然有些忙,但却很开心。让更多的人爱上唱红歌,让红色的声音越传越远,这就是当时她成立合唱团时的梦想,梦想合唱团也是大家商量后一起定下来的名字。
詹·哈尼克说:“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59岁的白金山只上到小学,没听过这句话,不知道梦想为何物,他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把国家的新变化,编成河南坠子,让老百姓听懂了,这辈子就值了。
白金山9岁起师从刘水祥先生学习河南坠子,两年后登台演出。他的观众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老人有的不识字,听不懂新闻,也玩不转手机。
这让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怎么把时代故事与百年老腔融合,做出老百姓都听得懂、弄得明白的新唱段呢?
年党的十九大召开,给了白金山灵感。
他创作的《十九大精神传天下》,受到了粉丝的热烈欢迎。随后他又将低保、扶贫等内容加进来,写出了《县委书记扶贫记》等新唱段,唱给村头的老百姓听。老人们从白金山的坠子里,第一次弄懂了土地承包期限延长、免费新农合等政策,听懂了时代的声音。
《民间红人》系列第四集《传唱》现已发布,他们是晨炊星饭的田间农民,是走街串巷的民间能人,是买菜看娃的退休大妈,是茫茫人海中的路人甲,但是当他们放下锄头、穿上大褂、拿起话筒,就摇身一变,成了红色经典的传唱者。
一曲唱罢,他们又散入人群。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民间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