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班纳汉湄公河特大桥
10月3日22时,位于景洪市境内的景寨隧道,最后一块整体道床板浇筑完成。至此,中老铁路全线无砟轨道板施工完成。景寨隧道全长9.5公里,为时速公里的单线隧道,也是全线最后一个攻克的“堡垒”。
10月12日10时许,在中老铁路曼木树隧道出口,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长轨牵引车将最后一组米长钢轨精准推送到位,标志着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实现国内与国外连通,向着年底开通运营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全长多公里、设计时速公里、全线绿化面积达万平方米……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老边境口岸磨憨,至老挝首都万象的中(国)老(挝)昆(明)万(象)铁路(即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于年12月全面开工,计划年12月建成通车。建成通车后,云南省昆明市至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仅需3个多小时,至老挝万象有望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
中老铁路早期示意图
两国共同努力打造的友谊之路
中国的近邻老挝,在2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80%是山地和高原,这使得老挝交通极不便利,有“陆锁国”之称。这把“锁”,锁住了老挝民众的内外往来,限制了老挝经济的发展步伐。
突破重山封锁,是很多老挝人的梦想;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是老挝重要的国家发展目标。如今,老挝从邻国中国找到了破解困局的钥匙——中老铁路。
勐腊县境内的中老铁路
中老铁路合作模式是政府主导在先,企业合作在后,由中老两国领导人亲自决策和推动,是两国共同努力打造的友谊之路。
早在年4月份,中方就与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签署了《关于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展该项目前期工作。为了规划好、建设好该项目,双方密切沟通交流、深入研究论证、扎实推进落实,最终就合作模式、投融资安排及支持政策等达成共识;年11月13日,中老铁路合作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两国政府签署了政府间铁路合作协定,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年12月2日,中老铁路老挝段(磨丁至万象)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里表示,中老铁路在老挝国庆40周年庆典之际开工,不仅深化了老中传统友谊,也是老中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
年,中老铁路被列为老挝第八个五年计划的优先项目。
年4月19日,中老铁路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玉磨铁路——玉(溪)磨(憨)铁路开工动员会在玉溪召开,标志着玉磨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同年12月25日,中老铁路项目全线开工仪式在老挝琅勃拉邦省举行,中老铁路项目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年12月12日,老挝旺门村二号隧道顺利贯通,成为中老铁路项目全线首个贯通的隧道。年11月,中老铁路贯通首个超千米隧道——纳堆一号隧道。年1月19日凌晨3时20分,中老铁路一标那通站双线特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这是中老铁路首联成功合龙的现浇连续梁。年12月27日,中老铁路全线最长隧道——森村二号隧道贯通……
据悉,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预计全线行车时间10小时,远少于现在的约30小时的公路行车时间。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通过与“一带一路”网络连接,作为老挝通往全球供应链纽带的中老铁路,从长期看将使老挝总收入提升21%,并提升老挝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中老铁路橄榄坝澜沧江大桥
以中国标准修建中老铁路
年,30出头的陈建国加入中老铁路项目,那时,中老铁路正在现场开展初测工作(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工作),之后紧接着开展定测(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
据陈建国介绍,工程进展最困难的也是那个时候。“铁路建设需要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地质资料、水文资料等基础资料缺乏,都是我们的勘察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开展了大量工作才取得的,而原本这些工作很多在国内项目上是不需要的。以地质资料为例,受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老挝未开展基础地质普查工作,地质研究程度很低,收集到的地质资料非常有限。为此,需要开展大量的现场地质调绘工作,并采用钻探、物探、遥感等手段综合开展地质勘察工作,以提供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
勘察作为铁路建设的最前期工作,为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需要对全线的线路方案进行实地踏勘,也就是要尽可能走通全线。但沿线大部分地方都没路、没电,交通条件极为不便,外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尤其老挝的无人区、密林、未爆炸物、高温天气等都是挑战。
在艰难的勘察工作基础上,中老铁路的设计方案通过有关部门评审。“中老铁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也使用中国设备。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铁路‘走出去’的项目。”陈建国说。
中国在铁路建设和运营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铁“走出去”也已成为现实,因此论技术,在老挝人眼中,中国技术人员就代表着“标准”,是非常信服的。而老挝籍工人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也很让中方施工人员感动,遇到有老挝籍工人请教时都是倾囊相授。现在,已经有不少老挝籍工人掌握电焊、路基等一线施工技能。
一路都是迷人风景
中老铁路建设体量庞大、地形地貌复杂,全线需要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需要跨越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满怀期盼,承载着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的站点也将大放异彩。
中老铁路墨江站
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火车站”的墨江站,站房设计融入当地哈尼族文化特色,将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房屋造型应用于站房屋顶,高低起伏的屋面结构远望似山峦重叠。站房整体以木褐色和青色为主色调,以普洱茶叶形状雕刻背衬金属铝板,候车大厅吊顶中间区域选用哈尼族人喜爱的白鹇鸟环抱太阳的图案,并以九宫格排列构筑独特视觉效果,细节之中向旅客传递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以“多彩茶乡,人文宁洱”为设计理念的宁洱站,站房造型如茶花盛开;以“茶马古道,云滇驿站”为设计理念的普洱站,站房造型大气精致;以“雀舞彩云,灵动版纳”为设计理念的西双版纳站,站房造型如孔雀翩翩起舞。
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
景洪市境内的中老铁路
铁路自北向南,从西双版纳景洪市区穿城而过。在西双版纳站,以“雀舞彩云,灵动版纳”为设计理念,屋顶造型取自传统建筑并加以抽象简化,如展翅的孔雀翩翩起舞,彰显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又似展屏的孔雀喜迎八方游客……
据悉,中老铁路国内段11座客运站按照精心、精益、精致、精品的“四精”原则组织施工,充分融入了地域文化元素、纹饰,让现代文明和地域历史文化激情碰撞,相辅相成。不仅在设计装饰上构思巧妙,为打造绿色节能环保车站,在科技创新运用方面更是用情用心。智慧工地云平台、VR安全体验馆等一系列方式呈现出一个个智慧美丽的车站。
中老铁路孟赛站
而在老挝境内的孟赛站,风光秀丽,站房设计借鉴当地典型建筑形象符号,站房整体立面通过刻画不同的传统建筑特征及材质,使建筑风格更具当地民族韵味,给人以充分的视觉享受。万象站是中老铁路最大车站,设计理念深度融合老挝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万象的环境特点……
这是一条中老两国人民都很期待的铁路,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的倒计时开启,一条与山川同美,新的钢铁丝路正跑步进入新时代,造福沿线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声音》》
老挝驻华大使:
中老铁路不仅惠及两国也将使本地区广泛受益
中老铁路即将通车,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婉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老铁路的建设不仅对老挝的发展及老中两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地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老中铁路的建设将于年底完成。目前,两国有关部门已经在就届时举行的交接仪式安排进行商讨。”坎葆恩塔婉表示,老挝人民对老中铁路的建设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