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进行上门入户核酸采集医院医护人员闫秀突然收到了外公重病离世的消息,她强忍悲痛,在休息的间歇,拨通视频,对着视频三鞠躬,表达了一个孙女的哀悼,然后赶紧收拾好情绪,又投入到工作中。
得知外公重病离世
她默默打开视频三鞠躬
今年31岁的闫秀,医院皮肤科的一名医生,延安疫情发生后,她积极投身一线参与核酸采集工作。
1月10日下午,记者多次拨通电话,终于联系上刚刚结束一整天工作的闫秀。她告诉记者,1月3日是出任务的第一天,正在进行上门入户核酸采集,突然听到家里人传来的噩耗,虽然很悲痛,但也只能通过视频和外公告别,心情稍微平复后,就继续工作了。
“自己从小在外公家长大,和老人感情深厚。医院医护人员统一闭环管理,结束工作后只能返回酒店。”闫秀说,“还是挺内疚的,外公去世后是在延长县安葬的,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能回去,但是这里还需要我,疫情不退我也不能退。”
佩戴口罩留下深深勒痕
逐楼逐户采集日行2万步
“刚开始工作强度还挺大,一个小区可能人不多,但是每天转到多个小区,防护服穿着也不方便,挺辛苦的。”逐楼逐户的上门采集,闫秀每天都行走2万步以上,爬过的楼层数更是无法计算,为了尽量避免污染,也为了减少防护服鞋底磨损,她走路一直要抬着胳膊,抬着腿迈步,每一步都要比正常走路艰难更多。一天工作下来,膝盖、腰酸困,胯骨、关节都僵硬了,腿脚肿胀,每天踝关节都有袜子勒下的痕迹。
天气寒冷,长时间的户外工作加上手握棉签的固定姿势,闫秀在吃饭时连筷子都握不紧,腰都挺不直。工作结束后,脸上是长期戴口罩的深深勒痕,一向爱美的她,从刚开始的要热敷揉一揉,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她笑说这是她一天工作的“奖状”。
休息时间主动发挥特长
针刺理疗帮助同事缓解疲劳
安抚隔离人员、信息登记、核酸采集,哪里有需要,闫秀就到哪里。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休息时间她又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针刺理疗,为忙碌了一天的同事们减缓疲劳。
闫秀告诉记者,医院以后,最早在针灸科工作,虽然自己也很累,但看到同事们、战友们通过自己的治疗缓解疲劳、减轻痛苦,第二天又能元气满满投入工作,觉得开心,觉得值。
哪里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有像闫秀这样的无数医护“战士”,因为牢记责任所以坚守一线,共同抗疫守护延安人民的平安。
华商全媒体记者贾令伟编辑李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