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红军最困难时,徐海东拿出5000元,

徐海东年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是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特别欣赏徐海东。这不仅是因为徐海东能征善战,从一名烧窑工人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军事指挥员,也因为他性格爽朗,为人朴实,更重要的是因为徐海东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他在所属部队供给困难的时候,对困境中的中央红军伸出援手雪中送炭,他身经百战九次负伤,却仍坚持抗战,毛泽东曾经称赞过他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本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开国大将徐海东。

粗人领兵

年9月,徐海东率领红25军到达陕北苏区,与刘志丹率领的西北工农红军会师之后,两支部队合编成红15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他们并肩作战,在一次战斗中歼灭了敌人一一零师两个团打死了敌师长,合力中俘虏敌军三千七百多人。

在这个打胜仗的时刻,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于10月19日到达了陕北的吴起镇。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徐海东有说不出的高兴,早在大别山区时,徐海东就听说过井冈山那边有朱德和毛泽东,后来,江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主席的名字便是更加使他惊讶。

一天饭后,军团政委程子华派人送信来了,信上说请徐海东速回军团部驻地,下午,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的领导同志要到军团部来,徐海东一看信,便立即吩咐肖马官把他的坐骑抢了过来,他手提马鞭,纵身跃上马背,马鞭一甩,大红马仰天长鸣,四蹄生风的像军团部驻地飞奔了起来。

徐海东一心想快点见到毛泽东,快马加鞭往前赶,从前线到军团部驻地,相距里,而且中间还要翻越一条山脊,但徐海东仅仅只用了三个小时,便回到了军团司令部,此时,他已经汗流浃背,像被雨淋过一样,他骑的大红马也是浑身是汗。

一进屋,毛泽东和彭德怀便来了,没等军团政委程子华一一介绍,毛泽东的双手已经紧紧握住了去海东的手,亲切地说:“徐海东同志,您辛苦了。”

徐海东并不认识毛泽东,但这一瞬间,他认定这位身材高大,面容清秀,目光炯炯有神的人,就是主席毛泽东。

初次相见,毛泽东和彭德怀都对朴实、开朗的徐海东一见如故,他们称赞徐海东率领的红军作战好,纪律也好。徐海东从小读书便少,是个粗人,而毛泽东的风趣话与彭德怀的豪放笑声,都使徐海东倍感亲切。

话题很快转到如何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问题上,徐海东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敌情,毛泽东一边听,一边取出一张三十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对照着看,并不时提出问题。

后来,毛泽东给徐海东配备了一部电台,徐海东也是嘿嘿地笑,徐海东也没想到自己一个窑工出身的粗人,这些年打仗连电话都没有,碰到过党中央以来,便是给自己配备了电台,他想赶快回到前方,打个胜仗好用,在电台给中央发个捷报。

徐海东告别了毛泽东和彭德怀后,趁着夜色,起码返回前线。第二天拂晓,徐海东带领部队攻占了张春义。战斗结束后,徐海东正是用毛泽东。送来的电台给主席和中央发出了战报,这也是他第一次发出的电报。

元钱的故事

徐海东带领红军取得了空前胜利,让毛泽东高兴不已,然而,随着寒冬的降临,天气越来越冷,而刚刚完成长征的战士们,大家都没有冬装。可供几部弄来弄去就是迟迟解决不了全军的冬装问题,原因也是简单的两个字,缺钱。

这一天,红一方面军供给部部长杨志成的一份报告,摆在了毛泽东的桌面上。报告中强调,中央红军要渡过这次难关,至少需要银圆-元。

看完这份报告,毛泽东也是深深地陷入思索之中。毛泽东知道,陕北地区本就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人民群众尚且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更何况这几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实行的严密封锁,反复的清剿早已把人民群众搞得鸡犬不宁,家徒四壁。

在这种危急的时刻,毛泽东想到绝不能再加重他们的负担。忽然,他想起徐海东和红25军团,想起了红25军来陕北之前,在外开辟了根据地,活动了几个月,或许多少会有些积蓄。

他马上致电找到了徐海东求助。毛泽东便让杨志成带着自己亲手写上的借条,并叮嘱杨志成“千万不要让徐海东为难……”杨志成立刻上马,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飞奔而去,去找徐海东。

当杨志成将“借据”交到徐海东的手中,徐海东看完借条手,禁不住的有些颤抖,一双炯炯有神的虎目也是有些发酸。他既为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而感动,也为自己事先没有想到中央红军的困难而愧疚,徐海东立马将纸条放进怀里,就像收藏的珍品一样,把欠条紧紧收起。

当时,徐海东连一件完整的大衣都没有,但他仍然把部队中仅仅剩下的块中,拨出了块来支援红中央红军,也正是就块,解救中央红军于水火之中。

若干年后,晚年的毛泽东对这件事情仍然念念不忘,他在一次干部大会上深情地说道:“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还多亏了徐海东同志借给我的元钱呢,那块可是为了革命帮了大忙。”

猛虎下山

年1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东征,打开通往抗日前线的通道。1月31日,毛泽东在延长县红军总部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中央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分兵三路,中路由叶剑英指挥,负责巩固和保卫者占领区域,以策应两翼。

右路由林彪,聂荣臻指挥,南下晋西南,向运城方向攻击;左路由徐海东,程子华指挥渡河后,全力北进向晋西北发展,直接威胁阎锡山的老巢太原。

在部署左路军时,彭德怀知道这一路的任务比较艰巨,但徐海东是从大别山成长起来的,打起仗来勇猛顽强,点子又多,想到这里,彭德怀也是放下了心。徐海东听着军委领导对他的一言一行,一言一语的评论,心中很是激动,他当即坚定地表示,请军委和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好这一仗,让阎老西知道红军的厉害。

2月20日晚9时,红15军团渡河的战斗打响了,经过一夜突袭,到第二天拂晓,15军团从正面突破二十里黄河防线,部队全部渡过了河。

阎锡山已经统治山西数十年了,他早已把黄河当作一道天然屏障,他在沿河岸构筑了许多明碉暗堡,每个渡口都设有重兵把守。阎锡山自认为黄河防线固若金汤,可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夜之间,红军竟然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这道天堑,还把他的主力部队打的落花流水。

3月25日,徐海东亲自率领一个团,因为据侦查得知,阎锡山已把大部分主力部队调往外县阻击红军,在太原唱起了空城计。不过几天,徐海东率兵攻占距太原仅十多里的地方时,阎锡山再也沉不下心来了,连夜调集五个师回访太原,全力防守大本营。

4月下旬,中央军委经过郑重分析,为顾全抗日大局保存国防实力,履行我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于5月2日下达东征部队渡河返回的命令,徐海东泽帅军团主力于数十倍,为追敌军苦战且打且退,掩护渡河大军。

5月5日,大雨滂沱,15军团最后一批部队到达黄河渡口,由于河水猛涨度和速度很慢,徐海东心急如焚,但由于心急,徐海东却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一头撞到了地面的一块石头上顿时血流如注,这一次,重伤也是徐海东整整昏睡了三天三夜。

5月14日,红军在延长县大乡四村召开战役总结大会。毛泽东在讲话中满怀喜悦地说:“我们东征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政治,军事和扩军筹款等方面都基本达到了既定目的。”

毛泽东讲到最后,侧身看了看旁边的爱将徐海东仍然十分憔悴的面容,关切又幽默地说道:“这次徐海东同志的损失不小,他的两颗门牙丢在了山西,再也找不回来喽。”

全场干部一听,不禁哄堂大笑。也正是因为有着徐海东的存在革命才能顺利完成,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

徐海东的一生可谓是尽职尽责,早在武昌起义时,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其勇猛善战,被人们称为“徐老虎”。

他在革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坚定的意志,顽强的信念,使他在战争中无往而不利,也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同时,也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徐海东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这个传奇一般的名字,便永远被世人传唱。

借此文章,向徐海东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