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吴会菊周豪科李景堂
酒祖圣地,山水汝阳。
9月的汝阳,柏树乡的红薯销售正旺;付店镇和十八盘乡的香菇肉厚味鲜;小店镇的富硒花生即将收获;陶营镇的艾草清香弥漫;内埠镇的谷子穗穗丰盈;蔡店镇的辣椒红绿相间;三屯镇的黄桃挂满枝头……
政策频频助力、项目多点开花,全县92%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汝阳呈现出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立足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汝阳,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呈“七山二岭一分川”地貌,生态是最大的优势。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汝阳县立足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汝阳”发展蓝图,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构建五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为基础的“5+2”农
业特色产业体系,做强做精特色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受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汝阳红薯“早熟”啦
遥看万垄藤蔓绿,放眼千里是薯香。
这时节,正是红薯收获的季节。但汝阳县的红薯“早熟”啦!
7月25日,第三届柏树乡“红薯开挖节”活动在布岭村窑沟“烟薯轮作”千亩方示范基地举行。当天,通过网红电商直播代销、企业现场认购,汝阳红薯已经走向全国市场……
“每亩产量可达斤,除去红薯苗、地膜、用工成本外,每亩收入元左右!”汝阳县红薯产业协会会长李许召对记者说。
汝阳红薯有近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汝阳县瞄准红薯特色产业,以乡贤为引领,以示范方为抓手,快速实现规模化种植,筑牢竞争优势。
汝阳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汝阳县联合河南科技大学共建的,集健康种苗繁育、科研示范辐射、鲜食甘薯产销、甘薯精深加工、实践教育培训五大功能于一体,每年可生产健康甘薯原种苗1.5亿株。
目前,汝阳发展红薯种植15万亩,建设千亩示范方16个、亩示范方29个、亩示范方44个,是豫西较大的红薯种植基地之一。
“汝阳香菇”出国啦
9月17日,付店镇石柱村香菇产业基地,68个香菇大棚甚为壮观。这里的香菇已经采摘了7次。
香菇产业是付店镇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围绕集香菇菌种选育、基地种植、机具制造、精深加工、电商销售、菌棒回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招商汝阳县紫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其他企业、合作社合作发展的产业格局,有香菇大棚余座,全镇香菇种植总量达万袋以上,年产值突破1.6亿元,是该镇促进群众增收效果最好的富民产业。
付店镇香菇产业的发展是汝阳县的缩小版。
地处伏牛山腹地的汝阳,是优质香菇的天然生长场所。“汝阳香菇”历史悠久,在清朝道光十八年编撰的《伊阳县志》中即有记载。
香菇集群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的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汝阳是河南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县之一。
汝阳香菇,年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年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洛阳市首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南省首个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的食用菌类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早在年9月,“汝阳香菇”就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认定。
年9月,汝阳县“汝香源”牌香菇产品正式起运发往山东青岛港口,出口韩国,实现汝阳县农产品对外贸易自营出口零的突破。
目前,汝阳县南部山区乡镇有9个乡(镇)个行政村发展香菇产业,年种植规模达1.53亿袋,鲜菇产量达13.8万吨,产值15.2亿元,综合效益58亿元。全县涉及食用菌产业的从业人员近10万人,带动多户脱贫户参与产业链务工。
汝阳红薯和汝阳香菇是汝阳立足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的产业代表。
汝阳特色农产品“多”啦
“汝阳不仅有红薯和香菇,特色农产品多了去了!”汝阳县委书记赵振峰满脸自豪。
汝阳县是优质烟叶生产区,烟叶种植面积2万亩。“烟薯轮作”在汝阳不是新话题。
烟草和红薯低氮、高钾的需肥特点非常相似。红薯连作,易产生腐烂茎线虫病、黑斑病等病害。烟草连作,易产生黑径病、根结线虫。而采用“烟薯轮作”可有效控制各种病害的危害,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因地制宜,汝阳形成了“烟薯融合、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多元化经营新格局。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汝阳种植着中国唯一的甜艾--汝阳甪里艾,种植历史已有两千余年,因其不可复制的地域性和产品特性,年被原农业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
汝阳甪里艾种植面积达万亩,野生采收和种植年产量3万吨以上,产值达4.5亿元。已开发出艾绒、艾条、艾枕、布艺艾制品及艾灸器具等余种系列艾产品,带动了种植、生产、加工、研发、艾灸养生及一批相关健康产业。
汝阳花生是七彩花生。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花生果1.5万吨。是河南省优质花生商品生产基地县。其中,小店镇小寺村是全省最大的花生集散地,年花生交易额达1.7亿元。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汝阳是“全国杜仲之乡”,王坪乡是“杜仲小镇”,该乡杜仲树约10万亩,最大成片面积0亩。以杜仲为原料开发的杜仲茶、杜仲酒、杜仲口服液、杜仲颗粒、杜仲茶膏、杜仲茶油等系列产品,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年“汝阳杜仲”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杜康酒、木耳、菊花茶、甜瓜、黄桃、冰墨葡萄、汝阳麻花……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7个,无公害农产品42个,绿色食品总数达6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52万亩。
健全产业链条擦亮产业品牌
特色农产品种得好,还得卖得俏。汝阳“招数”是:健全产业链,擦亮产业品牌。
“以红薯为例,每5公斤红薯可制得1公斤红薯淀粉,可加工出12碗酸辣粉,市值96元,其增值幅度达20倍!”汝阳县委书记赵振峰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要在技术培训、市场开拓、品牌塑造等方面发力,补齐发展短板,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擦亮特色农业品牌。
华沟村是汝阳最早发展红薯产业的村之一,该村整合移民搬迁资金余万元,引进洛阳百蔬香食品研发有限公司,聚力红薯深加工,谋划建设汝阳第一个红薯深加工产业园--华沟村红薯产业园。
小店镇充分利用康普食品中央厨房项目,围绕汝阳红薯、香菇两大特色农产品,研发预制菜品,抢抓预制菜风口。
小店镇龙泉村扶贫车间,从红薯到淀粉、粉条再到酸辣粉等,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销往全国各地,年收益在万元左右。
种红薯、做粉条,这是汝阳最原始的产业链。多样化、高端化的新兴产品快速发展,烘干红薯条、即食酸辣粉、红薯梗干菜等围绕红薯初深加工的系列产品纷纷脱颖而出,并连续举办了12届洛阳市红薯文化节,红薯的品牌价值及市场知名度大幅提升。
汝阳现有红薯种植专业组织43个,大型育苗基地20个、专业村15个,储藏窖余座,加工企业和基地46个,红薯品牌26个,综合产值达25亿元以上,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储销、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该县已成为豫西最大的红薯保鲜和加工基地。
位于陶营镇万亩农业观光园内的侬庄(洛阳)现代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是汝阳香菇深加工产业最具代表性企业之一。
该公司投资2亿元建成了4万平方米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配套建设冷库、冷链物流设备、筛菇机及烘干机等智能设备,香菇日产能从30吨增至吨。注册了“港农”和“嵘芯嵘”两大品牌,研发的香菇粉、香菇礼品、干香菇等系列产品,销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全年实现产值达1.5亿元。
汝阳香菇产业集群项目实施以来,新培育香菇类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合作社1家、市级合作社2家,绿色食品13个,已初步形成集菌种研发、菌棒加工、香菇种植、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体系。
内埠镇是农业大镇,种植优质谷子1.2万亩。为打造谷子品牌,内埠镇投资万元建设内埠、南坡、下岗底3个村小米精深加工集体经济项目。招商引导汝阳县福慧德粮业有限公司对谷子进行统一收割、加工、包装、外销,打造小米产品系列化、品牌化,进一步做大做强小米产业链。
没有规模,农业起不来;没有龙头,农业带不动;没有加工,农业强不了。汝阳坚持市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特色农业增产增值。目前,已经引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已具备生产薯干、香菇片、酸辣粉、杜仲茶等22类40种深加工产品,农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
汝阳是全省40个养牛大县培育县之一,坚持高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招商引入的洛阳伊利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养殖示范园区项目正在建设。
截至目前,全县肉牛存栏量2.42万头、奶牛0.08万头,共有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2个、市级龙头养殖企业7个,有规模场个、大型规模养殖场75个,创建美丽牧场3个。
发展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既要多措并举引导乡贤返乡创业,又要精准培育乡土人才。
汝阳发挥乡贤返乡创业领头雁作用,打造乡贤返乡创业园,探索“产业+乡贤+市场”模式。目前,共谋划项目个、总投资.8亿元,签约落地个、完成投资41亿元,涉及特色产业、高效种养、电商营销、文旅康养、精品民宿等多个领域。
7月22日,汝阳县乡村振兴学堂第一期·乡村建设工匠暨奶牛产业经营主体培训开班,县长姬素娟亲自开讲第一课。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培训人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人。
产业有特色,发展才能有底色。汝阳已初步形成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三大格局:南部深山区形成了以香菇为主导的食用菌基地,以杜仲、艾草等为主导的中药材基地;中部丘陵地区形成了以红薯、花生、烟叶为主导的特色种植业;山北区域形成了以粮食生产、养牛循环农业,高效旱作、休闲观光、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三产融合发展区。
“汝阳将大力弘扬‘实干兴汝、担当有我’的汝阳精神,把优势变为态势,把潜力变为实力,创新实干,担当作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汝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赵振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