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初,国共两党在淮海战场上打的是如火如荼。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杜聿明作为此次战役国民党方面的副总司令几乎是夜不能寐。毕竟战事不顺,杜聿明面对这样的乱局,也深感回天无力。
而此时位于上海愚园路口的杜聿明公馆却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门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路达官贵人悉数到场。
这些人来此不为别的,专为杜母祝寿。作为杜聿明的夫人,这几日着实让曹秀清有些忙不开。
杜聿明领兵在外,本来没想大肆操办的婆媳二人此时此刻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大操大办一番。
到了寿典当日,一辆小汽车来到了杜公馆门口,等到来人下车后杜公馆内所有的人都是一惊,这来的非是别人,正是蒋介石的公子——蒋经国。
蒋经国此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代表蒋介石为杜聿明的母亲祝寿。蒋经国拿出了蒋介石亲笔所写的《七秩寿序》以及自己的元贺礼,这算是给足了杜聿明面子。
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曹秀清又收到了蒋介石派人送来的10万元贺礼。这一下,着实让曹秀清感到有些受宠若惊。
10万元,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要知道就在两个月前,国民党一级上将陈诚赴台养病,蒋介石也只是批了5万元而已。
如今杜聿明母亲70大寿,蒋介石出手就是10万元,这不得不让曹秀清的手中捏了一把汗。
杜母大寿过后,曹秀清赶忙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前线的杜聿明。杜聿明听罢心中先是一惊,然后紧接着便是狂喜,最后双手竟有些颤抖。
而曹秀清在上海也开始变得更加的不安,她知道蒋介石是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送上如此厚礼的,这一次恐怕丈夫在前线要以命相搏了。
但曹秀清没想到的是,这是自己这个家最后一次受到蒋介石的“优待”。
在此后的几十年的岁月里,她曾三次联系蒋介石,但一次比一次让她寒心,以至于在临终之际曹秀清留下遗言,绝不再回台湾。
而这其中的原因,各位看官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1、走错路的黄埔一期名将
说起杜聿明,相比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作为国军名将,即便在大陆,杜聿明也可谓是家喻户晓。
杜聿明年11月28日出生于陕西米脂县东区吕家崄杜家湾。杜家祖上都是当地的大地主,父亲杜良奎,更是清末举人,曾执教于长安大学堂,还是同盟会会员。
杜聿明从小好动不好静,但天资聪颖,读书也很上心,深得父亲的喜爱。
年,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此时家中早就为杜聿明定下了一门婚事,同年8月,杜聿明和比他大两岁的曹秀清结了婚。
结婚后不久,不满20岁的杜聿明来到北京,想报考北京大学,但是在京停留期间,他目睹北洋军阀贻误政事、膺窃国柄的黑暗,心中很是感慨。
恰好在此时,杜聿明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广告,由于革命思潮的影响,杜聿明经过慎重考虑,毅然选择投考黄埔军校。
来到黄埔军校后,杜聿明成了黄埔第一期的学生。
黄埔一期可谓是名将如云,我军的徐向前元帅、陈赓大将、左权将军、周士第上将等都出自这一期。
而国民党方面杜聿明、黄维、胡宗南、宋希濂、郑洞国等都是这一期的学生。杜聿明更是黄埔一期中的佼佼者。
黄埔军校毕业后,杜聿明参加北伐战争,逐渐地成为一员猛将,张治中曾经评价他和陈赓是"杜陈之佐,天下大成。"
当时,国共两党都向杜聿明提供了入党申请书,但杜聿明考虑到自己家是地主出身,便选择加入了国民党。
而与此同时,妻子曹秀清进入到榆林女子师范学校念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共米脂县党委书记。
北伐后,蒋介石下野,张治中远走海外,杜聿明也被革职。他只能带着一家老小,仅仅靠着黄埔同学会每个月20元津贴度日。
年"四·一二"反动政变后,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曹秀清因为嫁给了国民党将领而被开除了中共党籍。杜聿明和曹秀清都进入了人生的低谷期。
但没过多久,杜聿明被重新起用,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更是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于民族和国家立下了很多战功,这个有一说一,不能否认。
年12月日军进犯昆仑关,妄图一举切断国民政府的命脉交通线从而威胁陪都重庆的安全,杜聿明率第五军将士担任昆仑关战役主攻。
面对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杜聿明率部浴血奋战,同敌军反复争夺阵地。
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灭第21旅团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达85%以上,击毙敌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成名于日俄战争时期的第五师团第21旅团号称“钢军”,可谓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这支部队曾参加淞沪会战,并制造过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昆仑关一战之前,第五师团先后和国军70多个师交战鲜有败绩,但这次败在了杜聿明的面前。
战后从阵地搜索出旅团长中村正雄的日记本,中村正雄如此记载:
“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钢军’称号,那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强的军队。”
此后杜聿明率第五军入缅作战,在缅甸的丛林深处更是九死一生。
在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杜聿明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仕途也十分顺利。
一方面是因为他出身黄埔一期,跟蒋介石有师生之情,更重要的是杜聿明确实有其独到的战略眼光,总是可以在关键时刻提出最正确的意见,颇为蒋介石所倚重。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杜聿明更是成了蒋介石的救火大队长,哪里有危险,哪里顶不住,蒋介石就把杜聿明派到哪里去。
此次杜聿明来到淮海战场,也是蒋介石的临时指派,本来他正在东北收拾残局,但是接到蒋介石的指令后他又被调到了淮海战场。
而此时,杜聿明的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走路都很困难,下飞机都需要人搀扶才行。
而蒋介石对杜聿明也寄予厚望,为了拉拢这位自己曾经的爱徒,才会有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但是杜聿明终究不是“朱可夫”,而蒋介石也不是“斯大林”。杜聿明这位“救火队长”终究没有能够挽回国民党的败势。
眼看淮海战场上大势已去,杜聿明曾打算率部突围,但是蒋介石用飞机给杜聿明送来了两样“礼物”。
一份是刚刚死去的国民党黄百韬的“烈士”纪念册,另一份则是解放军刚刚刊登在报纸上将蒋介石、杜聿明等43人认定为战犯的消息。
杜聿明一手拿着“烈士”名册,一手战犯名单。
到了这时候,杜聿明才明白蒋介石这是要将他置于死地,这两样“礼物”明确地告诉杜聿明,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而他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死战到底。
此时此刻的杜聿明心中也是心灰意冷,但他没办法违抗命令,最终手下数十万精锐灰飞烟灭,而自己也在张老庄被俘。
2、杜聿明被俘后,曹秀清向蒋介石讨要丈夫
年1月13日,杜聿明被俘的消息很快成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曹秀清听说丈夫被俘后,马上从上海赶到了南京总统府。
她退还了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礼金,要求面见蒋介石夫妇。蒋介石和宋美龄并没有接见曹秀清,只是批示:杜已被俘,着速厚慰其家属。
曹秀清不服,在总统府大闹一番:“我的丈夫身体有病,还让他率部突围,他走路都走不了,突什么围啊,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眼看在南京也没有什么意义,不知丈夫生死的曹秀清,只能不甘心地回到上海。而此时的杜公馆早已没有了原来热闹的景象,变得冷清异常。
这一日杜公馆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他对曹秀清说南京政府已经得到消息,杜聿明已经被当做战犯处决。
现在请杜夫人带领家人乘坐最后一班离开上海的飞机,逃往台湾,并承诺日后会负责孩子的学费和家人的生活费。
此时无依无靠的曹秀清没有别的选择,丈夫生死未卜,家中是孤儿寡母,她只能收拾行李跟随这个陌生人上了飞机来到台湾。
而这一切只是蒋介石担心杜聿明被俘后投降,所以这才想方设法地哄骗曹秀清上当从而将其骗到台湾作为人质。
而曹秀清不知道的是,其实此时的丈夫根本没有死,而且在北京获得了特殊的优待。
杜聿明被俘后,作为战犯被管制的那段时间里,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检查过后发现杜聿明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身患数病,若不加医治,恐难以久活。
当时的杜聿明由于连年征战,身上除了一个肾被切除外,还患有胃溃疡、肺结核、肾结核和脊椎结核。
这些年来他也没有真正的休息治疗过,到了现在已经十分严重。为了救治杜聿明,组织上做了安排,无论是哪种病,都命令专业人员对他进行悉心照顾。
他胃溃疡犯病的时候,医生说不能吃冷的,也不能吃硬的。
组织上为了尽早恢复杜聿明的健康,就让炊事员单独为他一人做热的软的食物,硬的冷得一概不上。后来,胃溃疡治好后,开始治疗它的肺结核和肾结核。
当时中国的医药行业非常落后,能够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基本都在美国生产。
当时美国还对中国大陆实行经济方面的制裁,禁止销售此类药物到中国。党组织就派人去香港,澳门等地花重金进行采购。
为了早日治好杜聿明的脊椎结核病,毛主席特意指示,“健康最重要,一定要让杜聿明多加休息”。
管教期间,负责看管他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为难过他,无论大小事务,都有专人伺候。
就这样,杜聿明在石膏架上躺了三年,终于治好了脊椎病。除了那个早被摘除的肾无法被复原外,共产党治好了他身上的所有疾病。
杜聿明万万没有想到,之前他们眼里的“共匪”竟然这么优待他,他这一身为了国民党落下的病,竟然被共产党治好了,这令他羞愧难当,决定痛改前非。
后来杜聿明自己也说“我身患恶疾多年,常常带病打仗,想请休一日治病都不准,病情持续恶化。今日幸得大陆医治,方还健康之躯,我辈之幸也”。
3、曹秀清为了儿子美元学费,再求蒋介石
杜聿明在北京得到了极好的救治,但是远在台湾的妻子曹秀清和孩子们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来到台湾后,曹秀清很快就发现蒋介石之前许诺的都是谎言,不仅孩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甚至家里的生活都是举步维艰。
国民党历来生活腐败,在撤退到台湾的时候,这些达官显贵带的最多就是金银财宝,宋美龄光是定制旗袍,就带了几十箱。
但杜聿明从军多年一直以清廉自居,家中并没有什么储蓄,淮海战场被俘的时候,他的家中也仅有几根金条,这几根金条也就够全家生活一段时间。
换做平时,数不清的人都想给杜聿明送钱。
但今时不同往日,杜聿明被俘,曹秀清也不再是将军夫人,如今他有的只是病重的老母和需要抚养的孩子,而这一切都需要她自己独立来承担。
而且蒋介石将当初淮海战役的失败都怪到了杜聿明的头上,所以曹秀清来到台湾后,之前蒋介石许诺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分钱都没有见到。
无奈之下,曹秀清只能放下脸面去求助原来杜聿明的老朋友和老部下,这才获得了一点补助让孩子们上了学。
她自己也是费尽全力才找到了一份收发室的工作,靠着微薄的收入来养活全家人。
这时候的曹秀清已经看清了蒋介石的嘴脸。当初杜母70寿诞的时候,蒋介石对杜家有何等的关照,那么如今就有多无情。
此时曹秀清明白了,丈夫在蒋介石的眼中不过就是工具罢了,需要的时候就会恩宠有加,如今不再需要就弃置一旁。
本来曹秀清此生也没有再想和蒋介石打交道,但是很快远在美国的儿子的一封来信,让曹秀清不得不再次向蒋介石求助。
原来在年,杜聿明的长子杜致仁考取了美国哈佛大学,得到通知书后全家都十分的兴奋。
但是如果要在美国完成学业四年至少需要1万美金的学费,但当时杜家生活都是勉强维持,根本没有钱拿来给杜致仁留学。
万般无奈之下,杜致仁只得无奈从台湾银行贷款来交学费,3年后,杜致仁已经负债多元。来到美国后,杜致仁知道母亲一人养家的不容易,所以他白天上学,晚上打工,结果累出了病。
此时还有一年,杜致仁就可以毕业了,凭借哈佛的牌子肯定可以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家人也就不再需要这么辛苦。
可就在这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台湾银行却在这个时候突然中断了信贷,杜致仁一下慌了手脚。
当时正是暑假,几近绝望的杜致仁硬着头皮给母亲曹秀清写了一封信,央求母亲再为他筹到元学费,只要有了这元,他就可以完成学业,领到毕业文凭。
接到儿子的信以后,曹秀清心里十分的难受,他明白儿子在异国他乡的苦,如今一定是没办法了才会向自己求助。无奈之下,曹秀清只好给蒋介石写了一份申请贷款元的报告。
可是令曹秀清没想到的是,她的申请提交上去后半个多月才有了消息,蒋介石虽然同意了贷款,但是只准许借元,还要分两年支付。
这一刻,曹秀清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自己一家人为了国民党几乎贡献了所有,可如今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
曹秀清拿着元,双手都禁不住颤抖起来。但她还是第一时间汇给了儿子,只可惜美元根本没办法解决杜致仁的问题。
杜致仁见只有元,心里十分的失望,无奈之下他只能央求姐姐杜致礼和姐夫杨振宁赶紧给他找一份工作,筹集学费。姐姐、姐夫好言宽慰他,答应他一定会帮助他筹到钱。
但是冷静下来的杜致仁却已经心灰意冷,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这些年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晚饭吃完后他默默走回自己的卧室,再没有出来。
第二天中午,杜致礼见弟弟还没有起床,敲门许久,发现房门反锁了。
他们破门而入,可惜一切都晚了,杜致仁已经死在了床上。床的下面有一个空药瓶,里面的安眠药全部被杜致仁吞了。
得到儿子自杀的消息后,曹秀清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这几年曹秀清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如今的她已经不再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抱有任何的幻想了。
4、杜母葬礼上,曹秀清再次见到蒋介石
曹秀清含着泪操办了儿子的葬礼,仅仅过了半年,杜母因为病重也离开了人世。
但是令曹秀清没有想到的是,杜母的葬礼台湾当局却给操办得十分风光,甚至蒋介石都亲自参加了葬礼。
见到曹秀清之后,蒋介石表现得十分自然,向曹秀清表示慰问,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联想到之前蒋介石的嘴脸,曹秀清知道促使蒋介石作出这种改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女婿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物理学家,这个消息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他到底是去大陆还是去台湾,备受国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