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百年红色盐湖丨程子华嘉康杰澎湃在线

                            

程子华(—)山西运城解州镇人。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初期历任中央苏区红军团长、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后转战冀中、晋察冀、冀察热辽等革命根据地,历任军团政委、军区党委书记、司令员等职。建国后,程子华同志被任命为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结束了自己长达22年的戎马生涯,在以后近40年的时间里他在全国合作社、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国家建委、民政部等多个工作岗位上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年3月30日,程子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程子华,在漫长的血雨腥风斗争中,戎马倥偬,历经艰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年实行军衔制时,他因已转入地方工作,是19个野战兵团首任司令员中,唯一一个未被授衔的司令员。可他高风亮节,淡薄名利,服从组织决定,从没有对中央提任何要求。在他的戎马生涯中,无论是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还是抗战时期创新冀中地道战,抑或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塔山阻击战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前线,他依然不忘初心,恪守使命,尽心尽职地完成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的一切任务,人们亲切地尊称这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功臣为“无衔将军”。这里挂一漏万地介绍他的两个故事。

降服高福元影响张学良

年9月,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延川县的永坪镇胜利会师后,把三个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军团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队伍壮大,士气高涨,战斗力明显提高。

恰在此时,敌东北军六十七军奉蒋介石之命,进驻以延安为中心的延长、延川、安塞等地,同我军形成对垒之势。

程子华等军团领导认真分析敌情后认为,当时日军占领了东北,东北将士的情绪低落,战斗力相对较弱,比较好打。于是,下决心要集中兵力与东北军打几仗。

10月25日凌晨,我红十五军团一部在榆林与敌展开激战。战斗至下午结束,我军大获全胜,并俘虏了敌团长高福元及官兵一千八百余人。这个高福元是东北讲武学堂的高材生,深得张学良和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的赏识。程子华闻讯,非常高兴,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位东北军的得力战将。

待与高福元见面后,程子华发现,他的确是一位性如烈火的东北汉子,他对着程子华这位红军高级将领暴跳如雷,又叫又骂。一些在场的指战员建议:“这家伙如此反动,干脆一枪崩了!”

程子华摇了摇头说:“不可以,东北军将士失去了故土和亲人,他们打内战未必有热情,只是被蒋介石逼的!我们要有全局观念,以后我们与日军打仗,说不定他们东北军还会成为红军的战友呢!”听了程政委的话,大家对他的远见表示佩服。

待高福元冷静下来,程子华开始和蔼地与他谈话:“现在,你成了红军的俘虏,不知你打算怎么办?”

高福元怒视着程子华,吼道:“败军之将,只求一死!”

程子华笑着摇了摇头:“这不行,我们红军是不杀俘虏的。你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高福元一听这话,便试探着说:“那就把我放了吧,以后,我再也不打红军了!”

程子华还是摇头,继续问他还有什么办法。这下,高福元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一不杀,二不放,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这时,程子华开口了:“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你到我们的红军学校里去教书!你是东北讲武堂的高材生,又是东北军的优秀团长,教书总是没有问题的。将来打日本,东北军和红军就会成为战友的,你看这个办法如何?”

看着程子华平易近人的样子,听着那诚恳亲切的话语,高福元激动极了,眼眶里溢满了泪水,感激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把书教好的。以后抗日打仗,请让我也到前线去!”

就这样,在程子华同志的帮助、教育和改造下,高福元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对内战有了新的认识,愿意为红军工作。

当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毛泽东听说程子华改造高福元的事后,表现了很高的兴趣,他亲自接见了高福元。当毛泽东了解到高福元与张学良和王以哲关系都非常好后,当即决定要放他回去并请他带信给张学良和东北将士,表达红军愿与东北军一致抗日的愿望。

高福元带信回去,在王以哲的帮助下,见到了张学良。毛泽东信中的剀切之词和高福元的劝说,成了张学良思想变化以及决定发动“西安事变”的重要因素。

鏖战攀枝花创建钢铁城

年5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工业工作会议上,毛主席强调,要改变忽视内地工业发展的倾向。并明确指出:“攀枝花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建设不起来,睡不着觉!”同时,于同年下半年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时任国家建委常务副主任的程子华同志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具体负责筹建这座大型钢铁厂。

接受党中央的重托之后,程子华深感责任重大,立即赶赴大西南,召集有关同志和专家,着手筹建工作。他带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一个多月,全面考察了攀枝花、乐山、西昌等十八个候选厂址实地,研究比较后,选出两个地点,即攀枝花和乐山。主张在乐山建厂的认为,那里人多,地势平坦接近工业城市。而程子华等同志却认为在攀枝花建厂更合适,因为攀枝花地区铁矿丰富,又有煤炭资源,钢铁辅助材料齐全,金沙江从中穿过,有取之不竭的工业和生活用水,且靠近成昆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同时,这里处于亚热带,农业条件好,把工厂摆在高山脚下,不占良田,便于建设起一个新的城市。

毛主席听了两种意见的汇报后表示:乐山地虽宽,但无煤无铁,如何搞钢铁?我投攀枝花一票!这样建厂地址最终选在攀枝花。

程子华立即组织国家有关部委和当地领导及专家,到攀枝花地区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他们用三天时间察看了各厂矿的厂址、铁路支线和公路网的线路;用两天时间分别作自己的建设规划;又有三天时间集体开会,制定冶金部和各部以钢铁为中心的综合平衡建设方案。

当最终把钢铁厂的厂址确定在攀枝花地区一块叫弄弄坪的仅二点五平方公里的坡地上后,程子华等人又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能在这样狭小的地方摆下这么一个年产一百万吨的钢铁厂子呢?程子华把各类有关专家和有关领导八百多人集中到这里来,大家统一进行实地考察,搞现场设计,遇到问题当场解决。不久,这个难题便有了答案,这个大厂子被梯次摆在这块狭小的坡地上,且生产工艺流程和运输线路既紧凑又流畅。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关专家发现,攀枝花出产的铁矿石含钒钛的成分太高,冶炼困难。程子华等人报告给毛主席,主席听后,好一阵子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伸手在空中有力一挥,对在场的同志发问:“攀枝花钢铁厂建起来以后,提不出钛,炼不出钢,后悔不后悔?”没等大家回答,毛主席又坚定地说:“不后悔!”毛主席的自问自答,逗乐了在场的同志。程子华心里明白,主席的决心是多么大啊!他当即表态:“请主席放心,我们回去后马上组织科技人员攻关,一定拿下这个难题。”

程子华回去后,立即召集有关专家,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大家都很受鼓舞。经过科技人员不懈努力,技术难题终于得到突破。

一系列难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后,程子华即刻领导大批建设者开始建厂工作。他们又不断遇到许多新的困难,诸如到处是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等等,但程子华和建设者们,凭着三件宝——水壶、毛巾和草帽,以“天是罗帐地是床,担水要到金沙江”的艰苦生活为乐趣,以“不怕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一定建好攀枝花,使毛主席睡好觉,让全国人民放心”的口号为动力,发扬了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拼命精神,终于使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取得了成功。

年攀枝花钢铁厂炼出了第一炉铁,年炼出了第一炉钢,年轧出了钢坯,年产出了钢材。程子华等人的努力,终于把党中央毛主席描绘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最后,谨撰一联,聊以缅怀我们河东这位开国功臣:

乃文乃武,奋斗六十年,功在华夏;

求真求实,忠诚八十载,德留人间。

(李凯岐根据《中共运城盐湖党史人物》和年第一期《名人传记》中马宏骄的《毛泽东和名将程子华》编辑)

扫码听音频

音频录制:李可可

嘉康杰(—),字寄尘,山西夏县其毋村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河东地方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山西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和教育家,曾被推选过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年11月牺牲,时年49岁。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了毕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刘少奇誉为河东“群众领袖”。

本文讲述的是嘉康杰在党的领导下,一腔热血赴革命、兴办教育播火种、发动群众勇斗争、一腔赤血染山河的故事。

年辛亥革命爆发,正在县立高小读书的嘉康杰,毅然剪掉辫子,投笔从戎,参加了晋军第五路招讨大都督李岐山部,并随之南征运城,北攻临汾。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解甲归田,继续读书,就读于太原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年,因发动学潮受到通缉,被迫逃亡日本,以“代读生”听课于东京明治大学法学系。年,他回国参加反袁斗争,之后考入中央政法学院。年参加了“五四”运动。年再次赴日,继续留学。年他回到家乡后,山西当局对他十分器重,想聘他出任官职。而他却认为:在封建军阀的卵翼下,“当官无好人,好人不当官。”因此,他宁愿屈蛰故里,也不愿去趋炎附势,做坑害百姓的赃官。

年,嘉康杰在自家祠堂创办“以太小学”,开始了为时12年的平民教育生涯。自此到年,他先后在夏县、运城、太原、临汾等地,创办小学1所,中学6所,培养进步青年近千人。其中,有李尔明、金长庚等不少学生后来参加了革命,成为河东各县党组织及红色武装的领导骨干。

嘉康杰的办学思想十分明确,他就是要用科学思想去启迪蒙童,以摒弃封建糟粕的毒化,把河东青年培养成反封建、反专制、反军阀、反入侵的革命一代。这一点从他创办的“以太小学”“平民中学”“河东中学”等校名即可见一斑。他还在“平民中学”招生简章中规定:“骑马的不要,坐轿的不要,穿长袍的不要,戴礼帽的不要。欢迎平民子弟来校就读。”因宣传革命,“河东中学”创办不久,即被查封,嘉康杰也被逮捕入狱。“中山中学”是嘉康杰于年5月出狱后创办的,共有两所,一所在太原,一所在运城。当时,他在《建校舍募捐启》中就明确写道:“创办中山中学,意在培养革命青年实现三民主义。”嘉康杰所办学校尽管校名变来变去,但万变不离其宗,他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军阀统治,革封建专制的命。所以到年,他创办的学校悉数被封!

为了培养学生的革命思想,嘉康杰首先在学校专门开设了“中国近代史”和“帝国主义侵华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思想。其次,他聘请景梅九、尉子嘉、崔斗臣等当地的进步人士担任讲授教师,保证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他为学校图书馆购进的图书,都是一些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对学生革命思想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为了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成长,从年起,嘉康杰先后带领学生进行过反对阎锡山扩充军备、增加房税盐税、反对夏县劣绅的斗争,他还组织学生开展纪念“五四”、“五卅”运动,正是在这些社会斗争的实践中,一批革命骨干脱颖而出。由于康杰在办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五四运动后山西河东一带文化启蒙运动的急先锋”。

中共河东地方党组织创建于年,嘉康杰担负党的领导重任是年。在此期间,河东党组织遭受到两次大破坏,只有他领导的中山中学支部还在坚持活动。年,由于上级组织遭到破坏,河东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嘉康杰亦遭到通缉,他虽被迫离开中山中学,但仍独立支撑起河东党的危难局面。他知难而进,义无反顾。一面把党的机关迁到中条山的韩家岭,一面利用师生关系,在河东各县恢复与重建党的组织。经过不懈努力,他先后恢复了夏县、安邑、解县、虞临永、闻喜、新绛、绛县、垣曲和襄陵等县的党组织,发展党员40多人,情况迅速好转。是年夏,山西特委决定成立河东中心县委,由嘉康杰担任书记。河东特委恢复后,他虽担任组织部长,实为特委实际负责人。

年,由于左倾盲动,山西党组织再度遭到严重破坏,河东党的工作再度陷于困难。在此情况下,河东党的领导机构改组为河东县委,由嘉康杰担任领导人。到了年,河东36县中有32个县建立与恢复了党的组织。年,敌人悬赏元现大洋通缉捉拿嘉康杰,他却深入闻夏山区从事农村建党工作,在人民群众的保护下,先后建立了50多个农村基层支部。嘉康杰在河东党组织最困难的时期,挑起了党的领导重担,并且把党的火种传遍河东大地,使党的力量在这块沃土上迅速发展壮大。

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使嘉康杰深刻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因此,自大革命失败后,他就打算在闻夏山区建立武装斗争根据地。年农历三月初五,嘉康杰在平陆设计缴获了四户土豪的六支枪,打响了党领导的河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年初,嘉康杰受山西党组织的派遣,到天津参加军事训练。5月返回河东地区,他对武装斗争更加重视。他曾密谋在闻喜发动饥民暴动,还在垣曲为准备武装斗争勘察过地形。年,他准备利用农历九月十六的姜嫄庙会,在稷王山组织武装暴动,但中途夭折。年,嘉康杰通过中共绛县县委做工作,争取到河南一批药商,有40个人和枪,于农历三月十二在华山庙会举行暴动,正式宣告了中共绛县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的成立。年2月,红军北上抗日来到山西。为了配合红军,嘉康杰于3月27日在夏县花嘴岭组织了中条暴动,成立了晋南红军游击队,由嘉康杰任总指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历时8天的中条暴动虽惨遭失败,但它却在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来到河东地区。嘉康杰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为八路军扩兵数百名,带领八路军游击队战斗在中条山,配合主力部队和友军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河东建党之初,嘉康杰是第一个站出来同“清党”唱反调的名士。就是在这腥风血雨、“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时,他毅然加入了河东地方党组织,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一大批知识分子、青年军人和农民加入到党组织中。这批新鲜血液的输入,使岌岌可危的河东党组织重新壮大起来,使河东党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嘉康杰在革命征途中,具有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自年入党,到年11月18日牺牲,他长期坚持战斗在河东地区,从没有离开过,是本区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位党内领导人。他那乐观、镇定和坚毅的态度,对河东党的同志是极大的鼓舞。

为了革命,嘉康杰奉献出了一切。他出身富裕家庭,家有土地一百多亩、院落三座。革命后把自己家的契约烧毁,田地分给了穷人,就连房子也被日本鬼子烧光了。有年冬天,妻子做了9条棉裤,他都送给了战士们,自己却还是没棉裤穿。他的儿子死于困苦之中,女儿送往延安参加了革命;他的父亲曾骂他忤逆不孝,贪财的叔父与他断绝关系,甚至一些富家亲属竟然甘作内奸,企图把他献给敌人。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动摇他革命的决心。

嘉康杰在他的一生中,不管官作多大,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得到了河东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他一次次脱险于危难之中,所靠的正是人民群众的保护,他用自己的形象为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年11月18日,当嘉康杰由韩家岭前往龙潭沟途中,武家坪遭特务暗算,壮烈牺牲。嘉康杰牺牲后,《新华日报》(太岳版)在《悼念嘉寄尘》一文中指出:“他不仅是我们党内能得人推崇的领导者,而且是晋南一带十万群众中最可信赖的伟大的群众领袖。嘉康杰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了人民群众: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诚代表。”

(何敬民根据《中共运城盐湖党史人物》编辑)

扫码听音频

音频录制:张宇政

编辑丨吕磊刘艺萱

原标题:《建党百年红色盐湖丨程子华嘉康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