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年马海德与周苏菲,福尔曼摄这张照片拍摄于年的延安,身穿白色连衣裤的女子便是当时有“延安第一美女”之称的周苏菲女士,旁边这位洋面孔的男士是她的外籍丈夫马海德医生。
年,年仅23岁马海德获得瑞士日内瓦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正常情况下,一名医学博士都会选择待在一个稳定的地方,找到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治病救人。
然而这种一眼看到头的日子并不是马海德想要的。他不甘于在这个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巨变的时代,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地方,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马海德希望能用自己学到的医术,去帮助那些医疗贫瘠地区的穷苦大众。
有一天,马海德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内容,远东地区正在发生一种热病,当时的这种热病也正在战乱中的中国流行。
如果在当时医药业发达的欧洲,这种病或许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远东缺医少药,一场热病袭来,几乎所有人都对此束手无策。
这则内容点燃了他心中的热火,于是马海德决定前往中国,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
当晚马海德便写信给父母,告诉他们自己要去东方考察一种疾病,暂时无法回家了。收到信的父母虽然日夜期盼儿子回来,但对于儿子的决定还是选择了支持。
计划好一切后,马海德便和两名同样有着雄伟抱负的同窗踏上了驶往东方的客轮。
初来乍到,马海德同学选择了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准备先在这里了解疾病情况,医院在里面做志愿医生。
但是人总是要吃饭的。为了维持生计,在业余时间三人前往医学院给学生讲解医学知识,每月拿着微薄的报酬。
有一些积蓄后,马海德同学三人便开了一间西医诊所。很多时候有穷人来看病马海德三人不仅只收取微薄的医药费,反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长此以往小诊所内自然入不敷出,因为生计困难,另外两名同学实在坚持不住选择回国,留下马海德一个人靠着一片仁心和毅力支撑着这家小诊所。
年的一天,一位在上海当时很有身份地位的朋友邀请马海德出席一场盛大的宴会。正是在这场宴会中,马海德这匹千里马蛰伏良久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伯乐。
马海德的伯乐便是当时住在上海的宋庆龄先生。不久,马海德在宋庆龄先生安排下与当时国际著名记者,也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斯诺先生一起前往延安访问。
在当时延安是一个很神圣的存在,有抱负的年轻人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选择前往条件相对更加艰苦的延安。但是从上海前往延安要经过大片国统区,即使有宋庆龄先生的介绍信,依然困难重重。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突破层层艰难困阻,两人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年,陕甘宁边区,福尔曼摄在延安的日子里,马海德与红军战士们风餐露宿,分甘共苦,时常用自己并不熟练的中文和战士们畅谈各自的理想与抱负。
一段时间下来,马海德变成了一名言行举止都和战士们如出一辙的西北汉子,只是这个西北汉子长着一副洋面孔。
历时三个月的访问很快结束了,在准备启程的那天,马海德很郑重告诉斯诺先生,他已经决定了要留在这里,要加入这支未来可期的红色队伍。
从那天以后,在陕北广阔的大地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一个人背着一个医药箱,骑着一匹马在炎暑和寒冬的四季中穿梭。
年,延安,福尔曼摄战士被蛇咬伤,他不顾自身安危为战士吸允毒液。当战士们和敌军作战时,他冒着枪林弹雨牵着一匹马一趟一趟驮着伤员在战场上往返。
在延安的日子里,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艰苦中又充满了甘甜。
在一次出诊的途中,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只是人海中的一眼,仿佛时隔万年,那位美丽的女士顿时俘获了他的芳心。那就是当时有着延安第一美女美称的周苏菲女士,经过两人一段时间的接触,终于走到了一起。
当朝阳在东方冉冉升起,马海德先生递交了自己认真整理的入籍申请信,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马海德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加入入籍的外国友人。当然,在此之前马海德早就已经怀揣一颗中国心。
马海德一家按照马海德先生的突出贡献和应有的待遇,单位分配给他一栋欧式洋楼,毕竟他是在西式建筑中长大的,或许这种居住环境更符合他心中所需。
但是马海德断然拒绝,并没有选择那座小洋楼,而是选择了一座简朴的小院,他认为这才应该是中国人居住的房子。因为小院在什刹海那边,后来马海德被人亲切地称为“后海大爷”。
第二年,马海德收到卫生部的聘请,想请他担任卫生部顾问。马海德欣然接受,本以为在和平年代他会踏踏实实地拿着固定薪水过日子。然而,疾病哪里分战争与和平,他再次找到了自己心中使命,并义无旋踵地踏上了那条艰难的道路,正如他当年刚刚毕业那样。
当时,麻风病与性传播疾病这两项医学界的难题依旧折磨着国人,为了彻底解决这项顽疾,马海德亲自带着医疗小组奔赴各地和遥远的山区。
在延安市行医时,因为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出生在优良环境中的马海德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长久饱受胃溃烂的折磨。这么多年疾病越来越重,一直到完全消除性传播疾病的时候,马海德一大半的胃都被切除了。
这就结束了吗?不过远远不够,马海德的一生仿佛就是为服务劳苦大众而来。
在马海德最后十年里,他依然在疾病的最前线奋不顾身的战斗,这次的敌人更强大,那就是在当时几乎无药可医的麻风病。本身国内对于这项病就束手无策,又因为麻风病的特殊性,很多医护人员并不愿从事这项病情的治疗和研究。
虽千万人,吾往矣
公而忘私,心怀大义的马海德接过了这烫手的山芋。
往往,医护人员在在给麻风病人治疗病情时,都要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但马海德只穿着一件白大褂,连手套都不戴,直接徒手为病人治疗。
并不是马海德不怕危险,当时妻子周苏菲担心他也被染病,就便劝马海德做好防护。马海德安慰妻子说:
“这种病可防可治。如果我把包裹得起来为病人治病,那还没等治好病就把病人的信心给击溃了。”
春节将至,马海德顾不上休医院中,医院看望身患麻风病的病人时,马海德紧紧的抓着一位老病人的患病的手,十分认真地询问病情恢复情况。
当两人结束谈话后,老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老泪纵横,他感激地对马海德说:“自己患病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和自己握手。”
饱受病痛折磨医院的大门,回归美好的生活。但马海德已经因为癌症经历八次手术了,有好几次都是凭借着马海德顽强的意志力和心中对病人的关心活了下来。
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忙着出访各个国家。因为他要为当时医疗资源十分匮乏的中国想办法。最终,经过马海德不懈的努力终于从国外拉来了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并且筹集到了上千万美金的治疗资金。
人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马海德已经用有限的人生做了太多有意义的事情,他的一生实在是太累了,终于坚持不住了,这一次他倒下后再没有站起来。
累倒在病床上的马海德,远远看去仿佛只有一把骨头。但是,他心中的那团热火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而熄灭过。
马海德依旧关心着每位患者的病情,即使再虚弱再累每天也要给麻风患者回信。直到他虚弱的已经拿不起来钢笔,但是也要每天口述让家人代替自己回信。
那天,躺在病床上骨瘦如柴,却又那么高大雄伟的马海德,叫过来自己的妻子。他用力地抬起自己虚弱的双手,把赴美筹集到的医疗经费托付给他最信任的人,告诉她,这是病人治病的钱,千万要把这些钱管理好。
临终前,他对着前来看望的亲友深情地说道:“如果给我再选择一次的机会,我还要选择这条道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医者与世长辞
年10月3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都停止了跳动,这一次他再也没有挺过去。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有五十多万麻风病患者,然而到马海德先生去世时,麻风病患者的发病人数已经不到两千,其中完全治愈患者高达二十一万人。
回望马海德先生的一生,他最艰苦也是最幸福的大半生都在中国。
马海德先生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撒在了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他燃尽了自己的一生,照亮了无数病人对生活的希望。用一颗赤子之心,践行了自己当初离开故土的诺言,他要到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什么是此生无悔入华夏。
在东方的半个多世纪,他无怨也无悔,别无他求,只因为这里更需要他。
正如当年马海德与斯诺先生在古老的城墙外告别时那样,矢志不渝,甘心情愿,因为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里更需要他。